癌性疼痛的中医护理
作者: 卢颖 余莉蓉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根据相关统计发现,大约25%的患者在癌症初期便开始出现癌性疼痛症状;60%~80%的患者在癌症晚期会出现癌性疼痛症状,且其中有1/3的患者表现为重度的癌性疼痛。为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癌性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中医护理开始在临床备受关注。
癌性疼痛的主要表现
癌性疼痛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点:
(1)全方位疼痛。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多为全方面疼痛,包括身体疼痛、心理痛苦、精神和社会方面的痛楚等。
(2)疼痛位置难以描述。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癌性疼痛的折磨后,很多患者感觉疼痛一直笼罩在自己周围,尤其是伴有失眠的癌症患者,更是会随时感受到剧烈的疼痛,但却无法描述出具体的疼痛位置和疼痛性质。
(3)植物神经强烈异常。大多数癌性疼痛患者会出现植物神经强烈异常现象,多表现为体力减退、精神萎靡、情绪焦虑或抑郁。由于失眠感到疲乏,疲乏之后疼痛,疼痛之后继续失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4)躯体化症状。由于癌性疼痛会对患者的信心和情绪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较消极的躯体化症状,患者为此感到痛苦。
(5)心理异常。癌性疼痛患者大多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心理,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中,不仅要使用镇痛剂,还需要应用一些抗焦虑剂。
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
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可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治疗引起的疼痛和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1)组织破坏:如果肿瘤浸润到了神经、腹膜、胸膜,或骨髓腔、骨膜,因压力增高导致病理性骨折,患者便会感到剧烈疼痛。
(2)肿瘤压迫:当肿瘤压迫到周围神经或组织时,患者也会产生癌性疼痛,比如鼻咽癌若发生颈部转移,压迫到了颈部神经丛,会导致患者颈部疼痛;压迫到了肩部神经丛,会导致患者肩部疼痛。
(3)阻塞:如果肿瘤阻塞了空腔脏器,患者会产生痉挛和不适症状;如果完全阻塞,会产生剧烈的绞痛。比如当乳腺癌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时,可压迫淋巴结和血管,使患者感到手臂疼痛。
(4)肿瘤转移生长迅速:多见于肿瘤转移到肝脏且生长迅速的患者,由于肝包膜伸展过度而紧绷,患者的右上腹会出现剧痛。
(5)肿瘤溃烂:如果癌症患者的肿瘤溃烂感染,也会引发剧烈疼痛。
治疗引起的疼痛
(1)放疗引起的放射性骨坏死、皮肤炎、口腔炎、神经炎等。
(2)放化疗后如果出现了带状疱疹。
(3)化疗所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炎、栓塞性静脉炎。
(4)乳腺癌根治手术中,如果造成了淋巴系统损伤。
(5)肿瘤手术切口的瘢痕和神经损伤也会使患者感到疼痛。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1)长期卧床的癌症患者如果出现压疮,会产生疼痛症状。
(2)肿瘤会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易发局部感染,从而使患者出现疼痛。
(3)如果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出现了骨转移,患者也会产生剧烈疼痛。
癌性疼痛的中医护理方法
针对癌性疼痛,除了进行必要的西医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中医方式进行护理。
中药内服护理
癌症中晚期患者大多为邪盛正虚、癌毒炽盛、痰瘀互阻、气阴两虚,因此可通过解毒止痛、扶正祛邪的中医疗法进行缓解。具体护理中,可通过猪苓、女贞子、太子参、黄芪等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通过金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来缓解癌症;还可以通过南星、半夏、鸡血藤和当归等来化痰活血,从而让癌性疼痛得以缓解。
中药外用护理
对癌性疼痛患者可以采用中药外用的方式进行护理,包括中药足浴、中药硬膏贴服等。(1)中药足浴:通过中药煎汤足浴的方式缓解癌性疼痛。如果患者由于疼痛难以入睡,或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采用元胡、没药、乳香、艾叶、红花等煎汤足浴。(2)中药硬膏贴服:可将冰片、薄荷、山栀子、酒大黄等提取并制成膏药,贴敷在患者癌性疼痛的位置,每次贴敷时间控制在46 h左右。贴敷前一定要清理好疼痛位置的皮肤,在保障皮肤干净、没有破损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针刺穴位护理
针刺穴位在缓解癌痛方面有不错的效果。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癌症病种和症候进行针灸。比如,对于胃癌患者,可通过针刺胃俞、中脘等穴位来缓解癌性疼痛;对于肺癌患者,可通过针刺列缺、孔最等穴位来缓解癌性疼痛;对于肝癌患者,可通过针刺肝俞、太冲等穴位来缓解癌性疼痛。
推拿护理
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医护理中,可通过局部穴位推拿和整体推拿的方式来缓解其疼痛。推拿中,其穴位选择和针灸护理的穴位选择类似,穴位的按摩需要由浅入深,柔和有力,让患者感到稍微酸胀即可,每次推拿坚持20 min,每天坚持2次,7 d为一个疗程。
饮食护理
可用合欢花和炒酸枣仁泡水喝,以缓解患者失眠症状;不可喝浓茶、咖啡等容易兴奋神经的饮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对于缓解患者癌性疼痛十分有利。
总之,癌性疼痛是很多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减轻癌痛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坚持西医治疗的同时,还可通过一些中医方法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