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作者: 朱洁

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0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慢性胃炎患者122例,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根据集中抽样法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自我效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变化、遵医依从性、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SAS与SDS评分两组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各项遵医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GSES与HPLP-Ⅱ评分两组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遵医依从性、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患者满意度高,对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慢性胃炎;依从性;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ZHU Jie

Jiangyin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Jiangyin, Jiangsu 2144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122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2. The subjec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centralized sampling method, with 6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hile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combined with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s. The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health behavior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both SAS and SDS score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study group had a lower score (P<0.05); The study group had higher compliance with various medical procedur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GSES and HPLP - II scores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study group had a higher score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healthy behavior.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and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Key Words】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Chronic gastritis; Compliance; Healthy behavior; Nursing satisfaction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反应等,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则易发展为溃疡甚至增加癌变的风险,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对于慢性胃炎一般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均可取得良好预后,但需患者进行长期的干预及控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促进病情彻底康复。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自我信心能力,对患者自身健康行为的建立及行为结果具有积极作用[2]。大多慢性胃炎患者再经临床对症治疗后认为病情已康复,加之自身生活习惯的影响常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利于疾病转归,因此治疗期间强化患者的自我效能干预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尤为重要[3]。该研究选择122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我效能干预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慢性胃炎患者122例,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中相关的诊断标准[4],患者意识清晰,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良好,无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知晓治疗及干预方案后表示自愿配合并签订同意书;且排除胃肠病手术史、伴有严重消化道并发症、处于妊娠或哺乳期、恶性肿瘤、精神认知障碍、拒绝接受随访及临床资料无法完整收集者。经集中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6.73±6.24)岁,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6.47±2.41)年,受教育年限5~18年,平均年限(11.35±2.27)年;研究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68±6.53)岁,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6.52±2.38)年,受教育年限4~19年,平均年限(11.54±2.82)年。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讲解相关药物用法用量,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戒烟酒,保持规律作息及运动,定期复查。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自我效能干预,具体为:(1)自我效能感评估: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及文化背景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使用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明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2)树立自我效能感:治疗期间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鼓励患者主动诉说自己的疑虑,通过讲解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通过心理疗法、身心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正确发泄自身情绪,同时分享临床治疗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3)信息支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具体病情、家庭背景、接受能力等针对性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自身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用药行为等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邀请患者加入患者微信群,患者出院后定时在群内推送疾病健康知识,并定时随访,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同时指导患者饮食需定时定量,忌食生冷、刺激、油腻、辛辣食物,注意保暖,保持情绪稳定,合理安排工作及睡眠时间,坚持有氧运动,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并及时在群内解答患者的提问。

1.3 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比较,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与抑郁评分量表(SDS)进行评价,分别以50分及53分为分界值,负面情绪与评分成反比[5]。(2)遵医依从性比较,采用我院自拟的遵医依从性调查问卷从规律用药、戒烟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复查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满分10分,7分以上即为依从。(3)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比较,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价,分值10~40分,评分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5]。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进行健康行为评价,共40个条目,总分范围40~160分,评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6]。(4)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评分变化

干预后SAS与SDS评分两组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见表1。

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1

2.2 遵医依从性

研究组各项遵医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更高(P< 0.05),见表2。

2.3 GSES与HPLP-Ⅱ评分变化

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2

干预后GSES与HPLP-Ⅱ评分两组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见表3。

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3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4

3 讨论

慢性胃炎具有发病率高、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的特点,诱发因素众多,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及后期调理的方式促进病情康复。以往常规护理多只关注病情治疗效果,同时口头简单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管理相关知识,常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及系统性,使得患者常因后期自我习惯而导致病情复发[6]。自我效能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因素,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自身健康行为,因此在护理中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对促进病情康复意义重大[7]。自我效能干预则是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认知度、护理问题等从而确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疾病错误认知进行及时纠正,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到影响病情康复的危险因素,从主观意识上形成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8]。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SAS与SDS评分两组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各项遵医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GSES与HPLP-Ⅱ评分两组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综上所述,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遵医依从性、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患者满意度高,对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妍,黄惠.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0):153-155.

[2] 卢碧卿.自我效能干预结合饮食调护对慢性胃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8):1535-1537.

[3] 段海娇.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延伸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 29(8):77-80.

[4] 李朝辉,梁春红.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效能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1):187-189.

[5] 刘迎楠.整体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86-187.

[6] 王伶俐,吴静,高振玲.自我效能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0):2962-2964.

[7] 王银芳,段建华.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5):867-870.

[8] 王玉霞,王静雯.辨证施护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5):87-8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