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作者: 付莉【摘要】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方法:开展本次研究的期间,将患者筛选的时间确定为2020年7月—2021年11月期间,选择这一时期之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被纳入本次研究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口服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9例,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以此为基础来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为观察组之中患者开展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情况下,组间对比发现,不同患者的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而入院接受治疗期间,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开展在改善患者症状评分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治疗;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n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FU L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ei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Heilongjiang, Heihe, Heilongjiang 16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n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is study, the patient screening time was determined to be from July 2020 to November 2021.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nd 9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9 cases, oral drug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9 case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ssage therapy),based on which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cas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found that the symptom score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different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 score of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Acupuncture; Massage therapy;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Clinical effect
临床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通常情况下,椎动脉型颈椎病指的是在某些动力因素、机械原因等因素导致的椎动脉受到压迫变心,进而导致患者的颈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出现障碍。在患者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之后,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减退以及耳鸣等一系列症状,因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1]。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加上人们伏案工作量上升、不合理坐姿增加、缺乏锻炼等问题,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在传统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情况下,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控制,虽然可以达到缓解患者症状的目标,但是远期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中针对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开展本次研究时,对2020年7月—2021年11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时,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满足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指征;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③患者对各种治疗方式依从性良好;④患者年龄超过18周岁。病例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导致患者眩晕;②患者由于外伤而出现颈椎伤害;③患者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病变;④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2]。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病例为98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73±12.3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患者开展口服药物治疗,选择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1093003)口服治疗,期间患者的用药频率控制为每天2次,每次的用药量为10mg,患者连续接受4周治疗作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 为患者开展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治疗措施主要可以归纳如下:①针灸治疗 在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充分的确认。在此基础上,选择患者的风池穴、百会穴、夹脊穴等穴位为患者开展针灸治疗。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选择正坐位并对颈部进行充分的松弛和放松,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目标穴位进行全面的消毒,选择1.5寸、30号毫针做针灸治疗。在针灸过程中,风池穴向着对侧目内眦方向进行刺入,刺入的距离控制为1.5寸。随后,百会穴向后顶方向平刺1.2寸,夹脊穴则选择直刺的方式刺入1寸。在为患者开展针灸治疗期间,所有穴位的针灸手法都选择为捻转平补泄法,患者的留针时间均控制在30min,每10min进行一次行针,所有患者都接受连续两周的治疗[3]。②推拿治疗 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位,随后坐在患者的头部前方的位置。在为患者开展按摩的期间,医护人员应先试用双手食指、种植对患者的颈枕。颈项区域的肌肉进行充分的按摩,在保证患者该区域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的情况下,选择中指指腹放置于患者风池穴进行维持,随后逐渐用力进行按压,直到患者产生酸胀感后维持该力度使用双手中指进行逆时针按摩,直到患者的酸胀感由头部外侧传导至前外侧位置。随后使用右手的拇指来对患者的百会穴进行按摩,分别按照顺时针、逆时针的按摩方式来对患者的穴位进行100次按揉,按揉过程中应选择拇指偏锋为着力点,经印堂穴至百会穴使用一指禅手法推拿。在为患者开展推拿的期间,医护人员分别选择揉捏、提拿等方式来对患者的肩部、颈部肌肉进行充分的放松,随后将拇指放置在患者风池穴之上,其他双手的四个收治放置于颌下,用力进行提升,此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耐受力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按摩。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缓慢用力将患者的头部分别向左右旋转40°,连续旋转3~5次。按揉内关部位期间,护理人员应选择拇指端向上为泄,向下为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开展推拿按摩。如果患者存在头痛的症状,医护人员可以选择风府穴、太阳穴、印堂穴、项背疼痛等症状的患者,按压肩外俞、秉风穴、天宗穴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期间,选择《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之中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评估标准来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判断,患者的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症状越理想。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中共设置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头颈部恢复自由活动、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检测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头部功能良好同时血运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不存在明显好转,双侧椎动脉或者基底动脉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更好,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目前的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颈椎病可以归纳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将追兵和食管压迫型颈椎病[4]。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现颈椎痛、颈部活动受限、视物旋转、后颈部痛等一系列症状,因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程相对较长、治疗难度也相对较高,因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例改变,其可能导致患者颈椎部位周围的组织出现痉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期间,传统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不断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中医理论之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被归纳为“眩晕”的范畴,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患者的经筋部位受到了损伤[5]。因此在患者发病之后,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期间,对患者的气血进行调和,同时对患者颈部经络进行疏通,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期间,患者的主要治疗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经筋位十二静脉结聚的位置,通过为患者开展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的气血阴阳进行平衡,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颈部的血气情况进行改善,帮助患者快速地缓解自身的临床症状。②舒筋通络。人体的颈部为三阳交汇点位置,因此在开展治疗期间,通过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对患者气血虚实症状进行调整,同时对患者的静脉进行充分润养,最终对颈部活动受限的问题进行解决。在为患者开展针灸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开展推拿按摩治疗,可以很好地发挥推拿按摩的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功效,通过对患者开展科学的按摩,可以帮助其对原本比较紧张、痉挛的头颈部肌肉进行放松,同时也可以对错位逆流的组织进行充分的纠正,这对于改善血气运行情况和纠顺患者的经络等一系列作用。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将针灸治疗与推拿按摩进行联合应用,能够在放松患者肌肉的基础上,帮助患者纠正错乱的关节和组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患者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而入院接受治疗的期间,针灸配合按摩的治疗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评分进行科学的控制,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羽思.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27(35):3951-3954.
[2] 王丽,韦丹,刘一然,等.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24(9):1283-1286,1329.
[3] 朱小燕,吕明芳,高洁,等.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对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7):138-139,154.
[4] 黄蓬辉,颜景,陈燕雪.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12(12):3114-3116,3120.
[5] 黄丹凤.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29(5):980-981.
[6] 王冠.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