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心律失常

作者: 曹坤

如何治疗心律失常0

心律失常为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患者会感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而心律失常的治疗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那么,治疗心律失常的科普知识有哪些呢?

心律失常的诊断

1.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的变化确定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电图中,可看到一系列的波形和间期代表心脏的不同部分和功能,常见的波形有P波、QRS波群和T波,其中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复极,通过分析波形的形态、幅度、持续时间及间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2.动态心电图。能记录心脏在一段时间内的电活动,便于医生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任何异常的心电活动。通过动态心电图医生能检测出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颤动等,以及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复杂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监测、捕捉到更多真实的心电活动情况,较传统的心电图检查更准确和全面,但因需长时间佩戴设备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3.负荷心电图。通过让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或药物刺激使心脏处于高负荷状态,以观察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失常,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的心脏情况,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在检查中首先记录静息状态下患者的心电图作为基线参考,接着引导患者进行步行、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以及接受药物刺激,使得心脏处于高负荷状态,能模拟患者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的情况。

4.食道调搏。通过刺激食道内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影响心脏的节律和心率,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确定具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将细长的管子插入患者的口腔后经过喉咙到达食道,通过管子向食道内注入一定量的电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判断患者的心脏是否出现异常的节律或频率。

心律失常的治疗

1. 非药物治疗。电学治疗方法包括电生理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和消融术等。电生理治疗为借助电极导管开展心脏内部治疗,在患者心脏中放置电极导管,通过电信号检测和诊断心律失常,在确定异常的起搏点或传导路径后,使用高频电能烧灼或隔离这些区域,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律。针对患有严重心动过缓(心率过慢)的患者,心脏起搏器能提供必要的心律支持,起搏器借助电极将电脉冲传递到心脏以维持正常的心率和节律。射频消融术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

此外,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也可作为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中,压迫眼球为常见,即通过按压、按摩眼球以刺激迷走神经,减缓心率并恢复正常的心律,但这方法需谨慎,因过度的压迫会导致眼部损伤或其他不良反应;按摩颈动脉窦。颈部两侧为重要的压力感受器,通过轻轻按摩颈动脉窦能刺激迷走神经,减缓心率并改善心律,这一方法也需谨慎使用,因错误的按摩技巧会导致血压下降或晕厥等不良反应。鼻用力呼气和屏气也是常用的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深吸气后紧闭口鼻然后用力呼气或屏气,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并刺激迷走神经,缓解心律失常的诸多症状。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这是最常见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钠通道阻滞剂,如普罗帕酮和氟卡尼特,此类药物能减慢心脏的传导速度有效控制心律失常;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此类药物通过减慢心跳控制心律失常;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此类药物多用于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特异性药物,如胺碘酮、多非尼丁,此类药物对多种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药物的选择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病因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多使用β-受体拮抗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心房颤动的患者多使用胺碘酮治疗。而在开展药物治疗前,医生会建议患者开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此外,所有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如β-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低血压、疲劳等。

3.生活方式调整。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众多,如遗传因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十分必要。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因其会刺激心脏并引发心律失常。同时减少盐分的摄入以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多食用香蕉、菠菜等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借助食物帮助维持正常的心律。

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患者需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保持理想的体重。开展适当的运动以帮助改善心律失常,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强化心脏肌肉提高心脏的效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此外,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学会放松,借助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方法减轻压力,以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4.定期复查。通过定期复查医生能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部分心律失常为其他潜在疾病的表现,通过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此外,若心律失常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而通过定期复查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