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药“伤害”最小
作者: 连柏杨
西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副作用,深入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可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伤害,确保用药安全性。
西药的分类
西药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大致可分以下几类:1.抗病毒类:主要作用是抵抗病毒,临床中常见的有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2.抗感染类:有较强抗感染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3.神经类:适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药物,比如卡马西平片、谷维素片等。4.抗风湿类:主要治疗风湿疾病的药物,常见的有甲氨蝶呤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5.激素类: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比如醋酸泼尼松片、氢化可的松乳膏等。6.解热镇痛类:主要功效为解热、镇痛类型的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西药的副作用与危害
轻微的药物副作用可导致恶心、乏力、头痛等症状,一般无需干预,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休克、心脏骤停等,需立即停止服药并送医治疗。副作用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剂量、给药的方式等。药物副作用的种类根据作用部位不同可分几类——
消化系统类:通常指药物对肠胃道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或胃溃疡症状。抗生素或非甾体类药物通常会引起此类反应。
肝脏类:通常指药物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炎或肝硬化等症状。像对乙酰氨基酚类的解热镇痛药服用过量可能引起此类反应。
肾脏类:通常指药物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下降或水肿等症状。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引起肾毒症。
神经系统类:通常指药物对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嗜睡或出现幻觉。如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记忆障碍。
心血管类:通常指药物对心脏或血管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等症状。如利尿剂的使用可能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
过敏反应:通常指药物引起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症状,严重时发生休克。如青霉素便是常见的过敏原。
西药的安全用药原则
遵医服药:严格根据医生的嘱咐服药,正确了解药物服用的剂量、方法及用药间隔时间,切勿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服药频次。
观察症状:用药后密切观察身体反应,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寻求医生帮助。
减少联合用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增加,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若有需求,应详询医生后进行。
注意用药禁忌:服用药物前充分了解药物禁忌及注意事项等,避免与其它食物发生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谨慎用药:老人、孕妇及小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尽量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