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如何防感染?
作者: 张辉英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的异常或抑制,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因此,防止感染成为了血液病患者日常护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1.勤洗手。手部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饭前、如厕后,还是外出归来后,都应使用肥皂和流水洗净双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如购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更要注意洗手,避免病菌通过手进入体内。
2.口腔护理。口腔也是血液病患者易受感染的部位。要使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刷牙两次,选择软毛牙刷,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牙膏。若口腔内出现溃疡或不适,应及时就医。
3.皮肤护理。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褶皱处,可使用温水轻轻清洗,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皮肤过度潮湿。
避免感染源
1.避免人群聚集。血液病患者免疫力差,特别是感冒、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季节,更要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如果不得不外出,可佩戴口罩。
2.避免接触宠物和昆虫。许多宠物和昆虫可能携带病原菌或寄生虫。血液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宠物。避免蚊虫叮咬。
3.食物卫生。要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海鲜及生冷食品。应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并确保食物彻底煮熟,避免食用过期、腐烂的食物。
合理膳食,合理用药
1.合理饮食。要保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特别是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2.合理用药。血液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虽然能治疗疾病,但也可能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密切监测,早发现早治疗
1.定期体检。血液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查等,及时了解身体的免疫状况。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预防性治疗。
2.观察症状变化。一旦出现发热、寒战、咳嗽、咳痰、腹泻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发热是最常见的感染表现,尤其是在患者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发热可能意味着严重感染,需迅速就医处理。
家属的支持和鼓励不可少
血液病患者的家属应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并提供心理支持。血液病患者长期治疗可能会带来心理压力,因此,家属的关心和鼓励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