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拿感冒当“小病”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几例青壮年患者因患流感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去世的消息,这些消息让不少朋友感到诧异:感冒不是常见的小病吗,怎么还能要人命呢?
其实,感冒这个病大有说道,它在中医里被归为外感病,张仲景的《伤寒论》里详细阐述了外感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
外感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病在太阳经”是感冒的最初阶段,病人感到恶寒头痛,这就是身体发出的“烽火警报”,此时一碗葱姜汤、一剂桂枝汤便能速战速决,“御敌于城门之外”。
如果错失最早的战机,“太阳失守,邪入阳明”,邪气就会往里走,入里化热,表寒里热,又或者夹湿,这样要用驱风寒的药,又要用清里热的药,有痰还得用宣肺止咳的药,夹湿还要用健脾祛湿的药,情况越来越复杂,原本一碗葱姜糖水的事,到后面要用一堆的药。
如果阳明经守不住,病情就进入到少阳病阶段,病人正气已虚,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症状为忽冷忽热、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此时可用小柴胡汤。
如果少阳这一关再守不住,就到了太阴病阶段了,病人会上吐下泻,腹胀吃不下饭,这时外邪已经杀入城中,在城里烧杀抢掠了。情况越来越严重,需要服用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甘草)来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那么,再往下发展会怎样呢?再往下就有性命之危了!邪入少阴心肾(人体生命之根),病人整天昏沉欲睡,手脚冰凉,心跳微弱如游丝。此时需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稍晚一步恐性命攸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体质虚弱者或者老年人,邪气可能绕过阳明,直击少阴!所以,如果老年人感冒后手脚冰凉,昏昏欲睡,就要马上送医治疗!
最后一步是邪入厥阴,病人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要想逆转乾坤,恐怕难上加难了。
综上可以看出,感冒看似小病,但若不及时干预,轻则迁延不愈,重则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中医自古强调“治未病”和“既病防变”,尤其在感冒初期阶段,趁邪气尚在体表时精准干预,不仅能快速缓解症状,更能避免疾病深入脏腑,所以,感冒了千万别硬扛,早一点治疗,就多一分胜算啊!
(注:文中所涉药剂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