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利完成CT检查?

作者: 崔峰 崔韬

邻居赵大爷最近肚子经常不舒服,看完医生后突然忧心忡忡。一问才知道,医生建议赵大爷去做一个腹部CT检查。由于赵大爷对CT检查不甚了解,所以担心不已。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CT检查的相关基础知识。

CT扫描检查是什么

CT扫描检查一般属于放射科管理。放射学也称为影像医学,是一系列拍摄身体各部位图像的学科。这种医学的成像技术有很多种:如X光成像、CT断层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通过对身体不同器官进行不同类型的成像,能够筛查疾病、观察病变形态等,是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我们通常讲的“CT”,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拍照成像技术。

在医院检查时提到的所谓“CT”是英语字头的缩写(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显像),是通过使用计算机和旋转X光机来给身体进行拍照成像的检查方法。那这种X光拍照与普通的X光“拍片”有什么区别呢?就像其名字提示的,CT检查是断层图像,即创建身体的横截面图像,并且可以进行各种角度的重建,能够观察得更为详细。普通X线拍照,就好比灯光下的物体投影一样,是整个照射范围内的成像汇总重叠的总和结果,这导致照相中的组织内部结构相互遮挡,不容易区别细节,不易于发现较小的病变,而且在正常组织结构阻挡下,还有可能忽略掉病变而发生漏诊。“断层”扫描,就是好比切西瓜一样,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把人体的某一器官“切成”薄片,更利于观察不同层面的内部结构,避免其它层面组织的干扰,相较于普通的X线拍片,这些图像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CT扫描可以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显像,从而显示身体各个部位的软组织、血管和骨骼等。为了提高断层扫描的精确度并节省时间, CT同时使用2个X射线和2个探测器,在一半的时间内即可完成扫描,提供高分辨率图像。

CT成像技术有哪些用处

CT检查可以应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比如:CT图像可以发现局部组织的内部是否肿胀、结构关系是否紊乱,用于诊断感染、肌肉疾病和骨折;可以发现局部组织内的异常肿物,并提供精准的定位,从而用于筛查或者诊断肿瘤性病变。另外,还可以在CT扫描的同时在体内注射造影剂,这样可以提高不同组织间对比差别度,而使得显影更加清楚,用来显示血管的轮廓及走形,研究血管和其内部结构有无狭窄等;或者显示肿块的边界,周围是否累及邻近重要的组织脏器等,并可以在CT扫描指导下定位肿块的具体位置,引导医生进行穿刺活检,从而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

除了前面提到的对不同组织简单拍照以外,CT扫描还可以形成三维立体图像。在CT扫描中,使用专门的X射线设备生成多张身体内部的图像或照片,然后通过计算机将它们连接起来,从而创建出检查部位的横截面和三维结构,这样就能清晰地反映病变位置、形态等,并清晰地显示出其周围组织的空间解剖关系。

CT检查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穿着要求:避免佩戴各种金属首饰。衣着以宽松、舒适,便于穿脱为宜。2.病情说明:应详细说明既往病史,特别是需要打造影剂的患者,以免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3.用药情况:详细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4.食物和饮料:如果需要进行腹部、骨盆或任何其他需要静脉造影的CT检查,应该在测试前两个小时内避免食用固体食物,可以喝水及果汁等,不建议饮用咖啡或茶。建议在应用造影剂前适度多饮水。5.何时到达CT检查室:如果需要检查的部位为腹部之外的部位,如头部、胸部、肢体等,应该提前10~30分钟报到。如果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需要检查前完成造影的过敏试验检查,建议提前到达,并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6.检查前的肾功能检测:许多情况下CT扫描都涉及静脉注射造影剂。这就要求患者在CT检查前检测肾功能。CT检查后30天内再次进行肾功能化验,这是为了提前发现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避免造影剂加重病情。7.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果需要CT增强扫描,则必须使用造影剂。检查之前会签署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用的“知情同意书”。

如何为静脉造影CT/CTA扫描做好准备

造影检查前一天和检查当天多饮水,不要饮用任何饮料,尤其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脱水的危险。大量饮水可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减少其对身体的影响。

CT扫描检查时有何注意事项

普通CT扫描检查只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提示,放松、平躺在检查台上,检查台会根据检查要求自动滑动至合适的位置。检查中遵循工作人员提示可能会做吸气或屏气等动作。

CT扫描检查后有何注意事项

普通CT检查后无特殊注意事项。正在哺乳的女性患者应等待造影检查24小时后再开始哺乳,以便保证大部分造影剂已经排泄出去,减少对婴幼儿的影响。

如果在造影检查中及检查后有任何症状,如鼻塞、眼睛发痒、荨麻疹、皮疹、打喷嚏、烦躁不安、颤抖、不适、恶心或头晕,请立即告知工作人员。如果在离开科室后出现上述症状,请与医生联系或前往就诊医院的急诊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