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了解宝宝的“血型冲突”!

作者: 贾毅

新生儿溶血病:了解宝宝的“血型冲突”!0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当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匹配时,母亲体内会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被破坏,进而引发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分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Rh血型不合溶血病:

1.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当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亲体内会产生抗A或抗B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的A或B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据统计,约15%的母婴会发生ABO血型不合,但其中仅有4%会发生溶血病,且病情一般较轻。

2.Rh血型不合溶血病:相对少见但病情严重。当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时,如果母亲既往接受过Rh阳性血液或曾有过Rh阳性胎儿的妊娠史,再次妊娠时,母体的抗-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Rh阳性胎儿体内,引起红细胞破坏。Rh阴性的溶血病要比ABO溶血病严重,多发生在第二胎或者输过Rh阳性血的妈妈身上,既往流过产的女性也有相应风险。

主要症状有哪些

1.黄疸:黄疸是早产儿溶血病最为常见的症状,它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给家长和医护人员带来明显的警示。特别是当存在Rh血型不合时,溶血病黄疸的出现不仅早,而且进展速度惊人,可能迅速遍及全身。相比之下,ABO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溶血病黄疸则相对较为温和,其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通常较低。

2.贫血:由于溶血过程中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患儿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的患儿面色苍白,缺乏正常的红润色泽,同时精神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呼吸也变得急促。在严重的情况下,贫血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3.肝脾肿大:当溶血反应持续进行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会启动代偿机制,试图清除体内被破坏的红细胞。这一过程中,肝脏和脾脏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会承担更多的清除任务,从而导致它们自身的体积增大,即肝脾肿大。这种肿大不仅反映了溶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也可能对患儿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如影响消化、呼吸等。

4.胎儿水肿:在Rh溶血病中,胎儿水肿是一种极为严重且罕见的表现。这些患儿在出生时即表现出全身性的水肿,皮肤苍白且伴有瘀斑,胸腔和腹腔内积液严重,导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状况。胎儿水肿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溶血反应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阶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三种主要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在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体系中,药物治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白蛋白,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药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于能够显著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通过促进胆红素的转化与排泄,白蛋白能够有效地降低血中的胆红素水平,进而减轻患儿因胆红素过高而引发的黄疸症状。与此同时,免疫球蛋白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地抑制溶血反应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以及药物的特性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此外,医生还会密切关注患儿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光照疗法:光照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如蓝光)照射新生儿的皮肤,通过光化学反应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这种转化后的胆红素更容易从尿液和胆汁中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精心调整光疗设备的参数,如光照强度、照射时间等,以确保光线能够均匀、有效地照射到患儿的皮肤上。同时,为了保护患儿的眼睛和会阴部等敏感部位免受光线伤害,医护人员会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佩戴眼罩、使用遮光布等。在光照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还会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换血疗法:当溶血病病情严重,光疗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换血疗法便成为挽救患儿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换血,可以迅速清除患儿体内的致敏红细胞和免疫抗体,阻止溶血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换血还可以纠正贫血,改善携氧能力,为患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然而,换血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在进行换血疗法前,医护人员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科学防病,掌握两个要点

1.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预防溶血病的第一道防线。对于既往有不良产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来说,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检查至关重要。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型不合的情况,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抗体的检测,以便在孕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溶血病的发生风险。

2.免疫预防:对于Rh阴性的孕妇来说,免疫预防是预防Rh溶血病的有效手段。在分娩Rh阳性婴儿后的72小时之内,孕妇应接受一剂肌内注射Rh免疫球蛋白(RhD IgG)。这种免疫球蛋白能够中和孕妇体内的Rh阳性抗体,从而防止下一胎再次发生Rh溶血。通过这一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Rh溶血病的发生风险,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