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的失眠药物至关重要
作者: 杨名珍 张莉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选择合适的失眠治疗药物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1.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短效、中效和长效药物。短效药物适合于入睡困难的患者,而中效药物,如艾司唑仑和劳拉西泮适合于早醒的失眠患者。长效药物,如氯硝西泮、地西泮等,由于其作用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日间困倦和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等,因其起效快、清晨残留症状少而广泛应用于失眠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唑吡坦作为短效药物,适合于治疗入睡困难的患者,而佐匹克隆等中效药物则更适合于睡眠维持障碍的患者。
3.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扎来普隆,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唑吡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易早醒的患者,中效药物如艾司唑仑可能更为合适。
了解药物使用禁忌
1.禁忌人群。对于有药物过敏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BZDs(苯二氮卓类药物)和non-BZDs(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唑吡坦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严重、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肌无力的患者。艾司唑仑禁用于对本品或其他BZD类药物过敏者、重症肌无力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扎来普隆禁用于本品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或胸部疾病患者。

2.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和青少年应慎用或避免使用这些药物。例如唑吡坦由于含有乳糖,
对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症,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酶缺陷情况应禁用。艾司唑仑妊娠期妇女禁用。对于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自前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一般不宜作为治疗普通成人失眠的常规用药。
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1.副作用。长期使用BZDs和non-BZDs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受性以及次日残留效应,如头晕、嗜睡等。此外,BZDs非选择性作用于GABAA受体(神经系统术语)的多个亚基,除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外,也会导致遗忘、成瘾等不良反应。non-BZDs虽可选择性作用于GABAA受体的a1亚基,但高剂量时对其他的受体亚基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样会有出现成瘾和戒断症状的风险。
2.用药频率与疗程。推荐间歇给药治疗的频率为每周 3~5 次,一般不超过4周,超过4周需重新评估。这种间歇疗法可以降低药物相关毒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不影响疗效。
3.停药策略。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应考虑逐渐减量、停药,避免突然中止药物治疗,以减少失眠反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tkx2025051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