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好呼吸道“防病墙”

作者: 聂影

筑好呼吸道“防病墙”0

5种常见病毒要知道

急性呼吸道疾病是指各种致病菌导致的呼吸道的感染性病变,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20%~30%由细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5种病毒是全国流行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传染性高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途径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

●鼻病毒: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鼻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流鼻涕、咳嗽、鼻塞等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引起婴幼儿肺炎和支气管炎的病毒。除了飞沫传播外,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腺病毒: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也可导致结膜炎、胃肠炎等。飞沫传播不是唯一途径,接触也可传播。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肺炎支原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咳痰、胸痛等。

科学防治有办法

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在饭前、触摸公共物品和排便后要仔细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和口腔。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锻炼,如跑步、散步,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病毒的侵袭。

☞居室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降低病毒在室内的传播风险。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选在阳光充足时段通风,气温变化较大时,要注意添衣保暖。

☞减少拥挤场所的活动:尽量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如前往,请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接种疫苗:对于流感等高发疾病,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或动物,如必须接触,务必正确佩戴好口罩。接触后及时清洗、消毒。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勿自行购买药物滥用,以防带来不必要的副反应。

☞关注重点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这些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措施。同时,家人应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