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粗”、“心慌”不一定是甲亢
作者: 杨丽娟
“脖子粗”、“心慌”就是“甲亢”吗?事实上,是不是甲亢需要进行详细的化验检查才能鉴别。
甲亢与甲状腺毒症
首先,我们说甲亢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当检测甲状腺功能时,如果化验单上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同时身体又出现心慌、手抖等不适,我们一般把这样的状态叫做“甲状腺毒症”。心慌、手抖、易饥饿等各种不适都是因为升高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的。
甲状腺毒症也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甲状腺毒症和甲亢是什么关系呢?能够导致甲状腺毒症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甲状腺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甲状腺腺体里储存的甲状腺激素漏到血液里,抽血化验时检测到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出现“甲状腺毒症”;第二种是甲状腺自身的功能增强,合成分泌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里,这种甲状腺自身功能的增强,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甲亢。
详细检查,明确病因
那么,当出现“脖子粗”、“心慌”时,我们到底是患的什么病呢?接着,我们会进行一系列化验检查,明确究竟是什么病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甲状腺毒症”。
前边我们提到了甲状腺毒症一般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情况。第一种是甲状腺破坏性的“甲状腺毒症”。破坏性甲状腺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为“亚甲炎”。亚甲炎其实是一种病毒感染导致的甲状腺炎症,常在病毒性咽峡炎等病毒性疾病之后继发出现。病毒攻击损害了甲状腺,腺体中储存的甲状腺素会漏到血液中出现“甲状腺毒症”。亚甲炎除了会导致心慌等不舒服,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和发热等。
第二种由于甲状腺本身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导致的“甲状腺毒症”,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大家常常提到需要用药时间较久的疾病,称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简称Graves病。Graves病其实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产生攻击损伤甲状腺的自身抗体,这种自身抗体能够模仿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导致甲状腺不断地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易激动、心慌、消瘦等表现。这种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即大家提到的“脖子粗”。
不同疾病特点不同,化验检查结果也会不同。我们先看亚甲炎。亚甲炎是病毒性甲状腺炎,除了甲状腺功能检查表现出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我们还会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甲状腺超声等。血常规通常会出现病毒感染的表现,如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一般会增加。甲状腺超声常会出现质地回声不均,也可能会出现炎症损害导致的低回声区。Graves病一般不会出现病毒感染的化验表现。而且,Graves病因为是甲状腺功能的亢进,因此,甲状腺超声检查会出现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增加。
什么是甲状腺摄碘率检查
在这里,区别亚甲炎和Graves病的更重要的两项化验检查是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摄碘率检查。前边我们讲到了亚甲炎是病毒导致的炎症性疾病,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Graves病会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就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这一抗体在亚甲炎时一般是不升高的。有时我们还需要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检查。
什么是甲状腺摄碘率检查?为什么除了抽血化验和超声,还需要做这项检查,对身体有伤害吗?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仅轻微升高时,就不容易区别开亚甲炎和Graves病,需要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检查。在其他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会需要这项检查。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以碘作为重要原料,因此,甲状腺摄碘率是一项能够反映甲状腺本身功能水平的重要检查。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检查时,需要服用碘131试剂,在服用前、服用后3小时、24小时分别使用探测器检测甲状腺部位碘131的放射性强弱,再使用公式计算绘制出不同时间点的甲状腺摄碘率。一般从甲状腺摄碘量和摄碘高峰出现时间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估。在亚甲炎时,甲状腺受到病毒损伤,腺体合成激素功能是降低的。虽然化验甲状腺功能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在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检测时甲状腺摄碘水平是下降的,这一高一低同时出现我们称为“分离现象”。而Graves病时,甲状腺本身激素合成能力增加,甲状腺摄碘率是升高的。因此,甲状腺摄碘率检查是鉴别亚甲炎和Graves病的重要武器。这一检查会使用到放射性碘试剂,因此,婴幼儿、儿童、备孕、孕期、哺乳期及对碘过敏的人群不能进行该项检查。
治疗方案大不相同
亚甲炎作为一种病毒性炎症疾病,本身具有一定自愈性,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主要根据疼痛和发热的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严重时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在病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在个别情况下会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需要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而Graves病则需要较长时间(2~3年)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