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的放化疗还是得悠着点
作者: 于荷 何裕民
癌症治疗,并不是治疗越多越好
●本刊记者:在最近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有医生提出减少三种癌症的治疗可让患者生活更轻松,而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哪三种呢?
○何裕民:1.晚期卵巢癌: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避免切除看似健康的淋巴结是安全的,生存期也没有明显差异,相对切除淋巴结患者并发症更少。2.食管癌患者:食管癌患者增加放疗时,总体生存超过三年的患者反而远少于仅接受手术和化疗治疗的患者。3.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低强度化疗病情控制率更高,并且副作用更少。
其实,不仅这三种癌症,这一结论对绝大部分癌症同样适用。并不是治疗方式越多越好,也不是药量越大越好,只要适合自身情况和病情,即使是低强度的治疗也会达到奇效。
创伤性治疗可能留隐患
●本刊记者:在很多患者的认知里,手术只是开始,后续治疗如化疗等才是关键,治疗得越彻底越好。您怎么看?
○何裕民:手术的意义对大部分恶性肿瘤来说不容小觑,但化放疗不一样了,尤其是化疗。我在几十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虽说不排斥化放疗,但一定不主张频繁又大剂量的化放疗,这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都是极大伤害。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经过临床观察发现,除淋巴瘤、睾丸癌等少数癌症运用化疗治疗效果有所提高外,其余多数癌症的化疗效果20多年来并无明显改善。
我在临床中也发现两个现象:1.70%以上的癌症患者死于认真彻底治疗后的转移复发;2.化疗次数越多,放疗越是大剂量,各种创伤性治疗用得越频繁,后期的转移复发率越高,再治疗往往也愈加棘手。
●本刊记者:认真彻底治疗不是为了防转移复发么,怎么复发率反而更高?
○何裕民:许多患者短期内持续治疗,尽管度过了第一关(指第一时间手术、化疗、放疗),好像过了难关,但由于过度的机体损伤,全身功能垮了。癌细胞虽暂时受到抑制,殊不知其复苏能力超强,还没有等到自身功能恢复,癌细胞便汹涌地狂野生长,再一次侵犯身体的各个角落。这看起来好像是后期癌症转移复发惹的祸,其实根源是前期的创伤性治疗过度,留下了更大的隐患。
低强度治疗更符合人体与自然规律
○何裕民: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与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为同种性质,需长久与之周旋,而不是一步到位通过各种方法消灭干净。对于癌细胞,“消灭干净”本就是无稽之谈。低强度的治疗才更符合人体与自然规律,能真正有效提高肿瘤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生存率,减少身心痛苦,甚至享受天年也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