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腔护理液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周海燕 姜懋萍 朱越

中药口腔护理液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0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中药口腔护理液;口腔细菌菌落数;口腔状态;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24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1-35-03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且口腔定植菌的吸入会增加口腔细菌感染、口腔溃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风险[1]。加之重症监护室行气管插管患者病情危重,且部分神志不清,所以口腔清洁是该类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口腔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2]。目前临床多采用0.9%氯化钠溶液、甲硝唑及洗必泰等进行口腔护理,但由于抑菌作用的选择性和单一性,难以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加之长期采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液漱口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4]。鉴于中药药性温和,无明显刺激性,吸收效果较好,本研究将中药口腔护理液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探讨临床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8 月- 2022 年8 月医院ICU 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患者68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机械通气时间在48 小时以上;②实施气管插管前口腔状态及呼吸道功能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呼吸、心跳骤停实施紧急气管插管者;②有龋齿、义齿者;③合并口鼻腔畸形、病变者;④颅底骨折者;⑤凝血功能障碍或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6 例;年龄43 ~ 79 岁,平均年龄71.05±2.87 岁;疾病类型:慢性心力衰竭13 例,急性心肌梗死12 例,急性呼吸衰竭9 例。观察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9 例,年龄42 ~ 80 岁,平均年龄72.34±3.04 岁;疾病类型:慢性心力衰竭12 例,急性心肌梗死12 例,急性呼吸衰竭10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号:20200706 号);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抬高床头30°~ 45°,协助患者取正确卧位,将头偏向一侧,检查气管导管是否固定好,检查气囊压力是否适中,清理气管插管、口腔以及鼻腔分泌物。并采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使用软毛刷清理牙齿缝隙内异物,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反复擦拭口腔黏膜及舌头。口腔冲洗操作: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口角自然向下,在下方垫上治疗巾,采用注射器抽取0.9% 氯化钠溶液(生产厂家: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07,规格:100ml ∶ 0.9g)冲洗口腔,从上口角牙齿处对准牙齿、舌及咽喉部进行缓慢、反复多次冲洗。护理至患者转出ICU。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腔护理液冲洗口腔。中药口腔护理液配方:金银花10g,野菊花15g,苏荷6g,芦根30g,生甘草6g,上述中药材混合加入500ml 清水煎煮,取药汁冷却至温度适宜冲洗口腔,冲洗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每日1 剂,分2 ~ 3次使用。护理至患者转出ICU。

1.3 观察指标

(1)口腔细菌菌落数: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5d 后取咽拭子标本作细菌定性实验,患者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漱后全部吐到无菌器皿中送检,若患者昏迷则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下颌部放置治疗巾,用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从上侧颊部缓慢注射入口腔,从对侧颊部抽出送检。加入无菌注射用水4ml,采用混合器震荡1min,取10μl 接种于直径9cm 血琼脂平板,平板分4 个区域,每个区域20 个来回,将血琼脂平板放置在5% 二氧化碳及35℃恒温培养箱中,48h 后计算菌落数。采用美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AMS 进行细菌鉴定。

(2)口腔状态:分别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7d 后通过口腔Beck 评分评估口腔状态,包括口唇、口腔黏膜、牙龈、舌头、牙齿及唾液等方面,每个项目评分在1 ~ 4 分,表示口腔状态从正常到不同受损程度,总分5 ~ 20 分,评分越高表示口腔状态越差[5]。

(3)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感染、口腔溃疡及口臭等。

(4)机械通气时间。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数结果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间口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5d 后,两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数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口腔Beck 评分结果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口腔Beck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7d 后,两组患者口腔Beck 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较对照组的29.41%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大多意识状态较差,病情极不稳定,且多数患者无自主呼吸能力,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而气管插管导致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免疫力低下,随着口腔分泌物的积聚,口腔内部清洁能力也逐渐降低,甚至部分严重患者口腔自我清洁能力完全丧失,极易导致口腔溃疡;加之机械通气患者长期鼻饲及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极易导致口咽部细菌定植,从而引起口腔细菌感染;另外,对于重症监护室行气管插管患者而言,气管导管气囊压力不足,或者未能正确进行气囊放气操作等,极易导致口咽部分泌物误吸,使定植在口咽部的细菌进入肺内,进一步引起肺部感染[6]。且近年来研究发现[7],绝大多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来源于口腔,所以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并发症至关重要。

祖国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肺胃热盛、心火、邪热之气上炎于口舌则导致口腔并发症的发生[8]。本研究秉承中医及西医理论基础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其中金银花具有疏散风热及清热解毒之功效,甘寒清热且不伤胃,且现代药理研究[9] 证实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能够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等;野菊花属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药,对革兰阳性球菌及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苏荷具有解毒利咽、清疏风热、健脾祛风、消肿抗炎作用,且气味芳香,具有止疼醒脑作用;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之功效;甘草补脾和胃、平喘镇咳、还可止痛,同时还能起到调和诸药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5d 后观察组口腔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7d 后观察组口腔Beck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口腔护理液能够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细菌生长,改善口腔环境及状态。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该结果与冯新辉等[10] 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提示中药口腔护理液可有效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综上所述,中药口腔护理液用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改善口腔环境,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有效预防并发症,并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