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期望的研究进展及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启示

作者: 景丽伟 杜晓菲

【摘要】  老化期望即老年人对实现和维持躯体及精神功能的期望水平,适度的老化期望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对老化期望的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测评工具、以及老化期望对老年人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干预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关键词】  老龄化;老化期望;综述;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1--03

老化期望是指老年人对于健康老龄化的期望程度。老化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维持老年人群体良好健康状况。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6亿[1],同时伴有失能老人数量增多、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增高、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概率增加[2-4]等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树立积极老龄观、实现健康老龄化[5]。而适度的老化期望,能够促进老年人健康行为,改善健康状况[6],因此,了解老化期望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提高老化期望水平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助力老龄化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老化期望的概念、测评工具、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对老化期望的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制定提高老化期望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健康老龄化。

1  老化期望的相关概念

1.1  老化的概念

从不同角度对于老化期望的解释各不相同。从社会学角度看,老化[7]是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不断减退。从生物学角度看,老化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及机体功能的逐渐丧失[8]。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老化期望理解为老年人对于未来老化过程而提前构想的一种健康标准或希望[9]。

1.2  健康老龄化的概念

老化期望是指对健康老龄化的期望程度,那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呢?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中将“健康老龄化”明确定义[10]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过程,包含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2个维度。《“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将健康老龄化[11]定义为: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维持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倡健康老龄化的意义在于[12],通过老年人自身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使老年人呈现良好的健康状态,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保证晚年生活幸福。

1.3  老化期望的概念

老化期望(expectations regarding aging,ERA)又称老龄化期望,是指老年人对实现和维持躯体及精神功能的期望水平,即老年人在老化的过程中对健康老龄化的期望程度或预期水平[13],也可以描述为老年人预期随着老龄化而达到和保持高水平的身心功能,即对“健康老龄化”的预期。老年人老化期望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老化期望的相关研究

2.1  老化期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老化期望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全面,涉及老化期望的水平及影响因素、ERA的测评工具、ERA的干预措施及ERA对于老年人产生的影响,丰富完善了ERA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又一途径。国内关于老化期望方面的研究较少,探究老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对国外老龄化测评工具进行汉化,虽然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但是有利于ERA后续研究工作的进行,下一步可以对ERA的有效干预措施展开研究。

2002年学者Sarkisian等[14]对美国社区老年人进行老化期望的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的老化期望水平比较低,并且年龄越大,对老龄化的期望值越低。随后该团队于2006[15]年对不同种族的老化期望做了对比研究,促进了老龄化期望的研究发展。Kim等[16]认为提高老年人对老龄化的期望,可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健康。Davis[17]通过对临床保健医生的老化期望的相关调查,得出医生的老化期望值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会对提供给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自己的老化期望产生负面影响。Whatley等[18]发现青壮年的老化期望水平低于老年人。总体来看,老化期望的研究主要针对老年人群进行,研究类型以调查为主,研究结果显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较多,但缺乏对于如何提高老化期望水平方面的研究。

李现文等[19]认为老化期望可以对老年人的功能性健康产生影响。赖先婷等[20]通过调查得出我国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程建超[21]的研究发现了影响老年人的老化期望的因素较多,有年龄、家庭支持、自评健康状况等。还有国内学者李彩福[22]认为老年人共病状况、孤独感水平及家庭功能是影响老年人ERA水平的重要因素,亦是老年人ERA干预的重要方向。赵彤等[23]发现双向社会支持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维持较高的老化期望水平。还有学者[24]对英文版老年人老化期望量表进行了汉化,并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总体而言,老化期望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向广且内容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整合。

2.2  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

(1)年龄:老化期望又称为老龄化期望,即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保持高水平身心功能的预期程度。“年龄”出现在了老化期望的定义之中,同样也是影响老化期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学者[21]在对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调查中也发现,年龄是老化期望的负向影响因素,与Sarkisian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老龄化的预期越低。提示社区护理人员加强对中高龄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知识的宣教,同时主动研判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ERA水平,有针对性的提供护理措施,帮助老年人保持合适的老化期望水平。

(2)心理因素:老化期望的内容之一就是老年人对维持精神健康的期望水平。心理因素对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重要影响。李现文[25]通过研究发现,人格和心理因素而非身体健康状况被认为是影响中国老年人老化期望的主要因素。这与韩国学者Kim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Kim[16]研究发现较高的老化期望与更好的身心健康有关,对老龄化的预期部分是通过影响身心健康的促进健康的行为来调节的。Kweon等[26]通过对来自首尔、京畿、忠北地区的社区保健所和宗教设施的303名中年女性调查得出,自尊被认为是对老化期望的显著预测因子。此外,社会情绪[27-28]在老年人的老化期望中起关键作用。Fiocco等[29]认为较高的特质正念水平与老化期望显著正相关。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期提高老年人的老化期望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

(3)受教育水平:教育是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Sarkisian[15]在对洛杉矶地区老年中心招募的611名老年人进行老化期望的种族差异进行调查时,发现拉美裔人的老化期望值明显低于非拉美裔白人和非裔美国人,即使在调整了健康特征后也是如此,但教育水平的差异解释了这一差异。中国学者李现文[25]等对来自吉林省的550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得出老年人的教育水平对老化期望有影响,并且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老化期望水平越低。提示社区护理人员,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水平较高的老年人的健康宣教,并对不同教育水平的老年人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4)家庭功能:在中国传统中,“养儿防老”“含饴弄孙”等朴素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发挥好家庭功能对实现健康老龄化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发现[20-21]家庭支持是老化期望的正向影响因素。李彩福等[6]分析过家庭因素对老年人ERA的影响,同样认为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利于ERA的提高。提示社区护理人员,在与老年人家庭接触过程中,注意亲情关系的强化,将家庭功能作为今后老年人ERA干预的重要切入点。

(5)其他影响因素:赵彤等[23]通过研究,得出双向社会支持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维持较高的老化期望水平。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因素之外,其保健医生的老化期望也可对老年人产生影响。Davis等[30]发现临床保健医生的老化期望值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不切实际的高或低ERA可能会对提供给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自身的老化期望产生负面影响。Greenberg等[31]也发现临床医生自身的老化期望会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及老龄化期望产生一定的影响。提示对于ERA水平的提高,除了从老年人自身角度采取措施,还可以提高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从业人员的ERA水平。

2.3  老化期望对老年人的影响

研究表明,老化期望对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及社会参与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

(1)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老化期望可以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方面产生影响[16]。Yao等[32]学者通过对菲律宾社区老年人的调查得出,积极老化期望有利于老年人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该团队[33]从老化归因与期望的理论视角,分析并提出一个人对衰老的期望会影响健康行为,进而影响一个人的整体福利;该理论进一步表明,个人一生中的经历会影响这些个人的老化期望是如何建构的,这对涉及老年人口的健康促进方案和公共卫生政策具有重大影响。这就要求社区护理工作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老年人构建符合自身的老化期望。

(2)对参与活动的影响:Brad等[34]对老年人老化期望与各种体育活动模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老化期望的下降与剧烈体育活动的减少相关,这种关联在只限制日常生活的老年人中很明显。Aili等[35]等研究表明老化期望在老年人采用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影响健康结果。Sarkisian[36]认为低老化期望与非常低的身体活动水平独立相关。对久坐不动的老年人来说,老龄化期望可能会成为身体活动的障碍。韩国学者[37]也探讨了城市地区中年人老龄化预期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同样发现个人对衰老的信念对韩国中年人的身体活动有影响。提示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高ERA这一途径,让老年人增大活动量。

(3)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德国学者[38]基于2008年和2014年德国老龄化调查(DEAS)的数据分析得出,对自己的衰老持有积极期望的老年人倾向选择更积极、更有益于社会的生活方式,诸如向他人提供建议和情感支持这类的非正式社会参与。菲律宾学者[32]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老化期望和自我效能预测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度,对衰老的期望可以直接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也可以通过健康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所以,社区护理人员在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的同时,可以从提高老年人的老化期望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4)对获得社会支持的影响:Menkin[39]带领研究团队,对衰老的积极预期是否会鼓励老年人维持或加强他们的社会网络联系和支持进行了2年的干预调查。研究显示,拥有积极老化期望的参与者在2年后结交了更多的新朋友,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也是首次将人们对衰老的总体预期与社会领域联系起来,并表明人们对衰老的看法的影响不仅限于身体或认知功能,也会影响其社会支持的获得。随后,Moieni等[40]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领域中对老龄化有更积极预期(ERA)的人,在产生性干预(相对于控制组)时,会报告更高水平的感知社会支持。这就提示积极的老龄化期望有利于老年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2.4  对老化期望的干预

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就必须让老年人在保持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就要提高老年人的老化期望。目前对于老化期望的干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较少。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系教授[41]Whatley,进行了一项课堂研究:提高年轻人对老龄化的期望。接受成功老龄化课程的学生在季度末的ERA分数高于季度初,一个较小的、讨论型的老龄化课堂导致了更积极的老龄化观,这表明在成年早期短暂的干预可以改变人们对老龄化的消极态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