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郑天锦
【摘要】 目的 探讨升陷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医院2019年9月- 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升陷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陷汤能够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升陷汤;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支气管末梢由于受到过多残气量的刺激而产生持续性的扩张,进而导致患者肺组织的弹性降低、容积增大。该类患者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气短、咳痰等主要症状。随着其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痰量增多、喘息加重且伴有发热症状,表明患者已处在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该期内病情会出现进一步的恶化,对其正常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和干预,以控制感染情况和呼吸功能的不断恶化。但由于该病比较顽固,治疗周期较长,且在治疗过程中会无法避免的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采取单一西药治疗无法获得最佳效果,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患者,若未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会增加疾病的危害性,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1]。中医认为,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归属于“咳痰、痰饮、咳嗽”的范围,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所引发。其典型症状之一的咳嗽与肺脾病变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如咳轻嗽重,可认为其病因为脾湿生痰、生储于肺,因而在实际治疗时应当以宣肺、降肺逆为主要原则;如咳嗽均重,则应当以宣肺降逆、化痰止咳协同治疗为主要原则;当咳重嗽轻,可认为其病因为肺气上逆,因而治疗时应当以宣肺降逆为主要原则。此外,中医认为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疾病属于本虚标实,其中肾、肺、脾虚不可忽视,针对该类患者需要给予益气、活血、健脾补肾等为主的治疗措施。为探寻最佳治疗方案,本研究分析了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添加升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9月- 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平均68.0±2.2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平均68.5±2.5岁。本研究已经取得医院医学伦理会同意。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特布他林药物5mg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5分钟,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每次吸入剂量为400~800μg,每日给药2次。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陷汤治疗,中药组方为:生黄芪20g、知母10g、柴胡5g、桔梗5g,升麻3g。辩证加减:严重血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阳虚水泛者加白术、茯苓、生姜、熟附子;阴虚者加北沙参、南沙参、麦冬;痰浊者加莱菔子、白芥子、苏子。将以上中药用水煎制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天。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①显效:通过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退,经临床检查显示肺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②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③无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未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总例数×100%。
(2)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3)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
(4)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VS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VS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病情均比较严重,且存在的危险性也较大,因此在此阶段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增加多种并发症发生,进一步损伤患者的肺功能,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特布他林属于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为肾上腺素激动剂,用药后能够使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和支气管水肿得到显著改善[2]。布地奈德为临床常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药物,该药具有抗炎效果强、抗增殖、抑制血管收缩和抑制体内炎性介质释放的作用;同时与特布他林联合应用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由于慢阻肺疾病比较顽固,加之多数为机体免疫能力较差的中老年人,同时由于加重期患者病情比较危重,且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会产生一定副作用和耐药性,因此会影响疾病最终控制效果[3]。中医认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属于“喘证”“肺胀”“痰饮”范畴,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久病不愈、肺脏蓄热、复伤风邪及郁久成痈导致的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肺虚卫外不固,所以治疗应当以祛痰化浊、宣肺平喘、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及养阴清肺为主。而本文升陷汤为中药组方,方中生黄芪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升麻解毒清热、发表透疹、升阳举陷;将上述中药联合应用能够发挥较好的宣肺平喘、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养阴清肺及祛痰化浊的功效。同时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疾病疗效,减轻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4]。
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来研究升陷汤对于处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上述结果表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添加升陷汤,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
4 参考文献
[1] 姜委明,杨俊艳,杨晋芳.升陷汤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2):357-360.
[2] 杨胜利,胡寒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用升陷汤加味治疗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6):139-141.
[3] 李清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3):94-95.
[4] 孙贺,石绍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2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4):94-96.
[2021-11-1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