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研究

作者: 孙丽萍

摘 要: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的重要性,分析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现状,提出了同时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措施,旨在促进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协同发展,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以及整个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食品营养;食品卫生;监管;双重挑战

Research on 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Response to the “Double Challenge” of Food Safety

SUN Liping

(Dongy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ongying 25709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health awareness,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food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upervis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upervision,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strengthen both food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upervision at the same time, aiming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ood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upervision,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resid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life safety, as well 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food industry.

Keywords: food nutrition; food hygiene; regulation; double challenges

现阶段,部分人群食品营养不足或不均衡的问题仍旧存在,给生长发育与生理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使得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如何实现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的“双重挑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与重点问题。

1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的重要性

1.1 为居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食品营养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与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卫生则是防范食源性疾病的重点。同时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能为居民提供营养又安全卫生的放心食品,防范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情况,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

1.2 促进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有助于督促各食品企业紧抓质量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改良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与附加值,也将助推食品行业朝向生态、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食品产业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1]。

1.3 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不满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样也会危及食品企业的口碑与形象,并影响食品出口,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同时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非常有必要。

2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现状

2.1 食品营养方面

2.1.1 营养失衡问题

①部分地区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儿童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其身体与智力发育,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②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人群也出现了营养失衡问题[2]。因膳食纤维摄入较少、脂肪与糖分摄入较多而引发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且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

2.1.2 营养标签问题

部分食品的营养标签标注存在不完整、不清晰、不准确等问题,消费者通过标签很难准确获悉食品真实的营养构成及具体含量。个别企业为了牟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还会故意通过营养标签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其生产的“健康食品”。然而,这些食品事实上可能含有较高的热量,添加过量的糖分或盐分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2 食品卫生方面

2.2.1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出现,毒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等严重危害居民的身心健康,引发了大众对食品卫生问题的焦虑。例如,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缩减生产开支,在食品生产中违规添加有毒有害成分;食品在运输、储存期间,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很容易导致食品变质。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既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也降低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稳定[3]。

2.2.2 食品卫生问题类型

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污染是现阶段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前者的污染源主要涉及细菌、真菌等。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一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等疾病[4]。例如,变质的肉类、奶制品等食品很容易滋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性细菌,消费者在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一系列症状。化学物质污染又可细分为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非法添加物等不同类型。上述食品卫生问题的出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5]。

3 同时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措施

3.1 加强食品营养科学普及

3.1.1 开展营养教育活动

食品营养科学的有效普及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区和企业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进营养教育活动。依托召开营养知识讲座、开办培训班、组织科普展览等多元化形式,向大众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在内容设置方面,应充分涵盖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合理膳食搭配原则、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等多元信息,全面提升居民的营养意识与健康素养。此外,还应将营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起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健康意识[6]。

3.1.2 规范营养标签标识

监管部门应继续规范营养标签标识,进一步完善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及相关标准,并加大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责令广大食品生产企业提高营养标签标识的规范性,将食品的营养成分、具体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等信息准确、清晰地标注在食品包装上,严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行为。强化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与引导,确保其可以正确解读营养标签,结合自身需求合理挑选所需要的食品。

3.2 完善食品卫生监管体系

3.2.1 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立足实际,调整、完善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必须进行严厉惩戒,并提高其违法经营成本。综合考量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以及科技发展的相关要求,适时修订、及时更新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相关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行性,一毫不苟、有条不紊地推进食品卫生监管工作。

3.2.2 紧抓监管队伍的培训管理

从内部抓起,重视对现有食品卫生监管人员的培训与引导,提升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执法能力。同时,应积极引进更多兼具食品科学知识、公共卫生常识,且熟悉法律法规的复合型监管人才,不断充实监管队伍。深化监管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形成完善畅通的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共筑监管合力,落实监管责任[7]。

3.2.3 强化对食品的全过程监管

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的动态化监管,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全过程追溯体系。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监控整个食品供应链。实时采集、深度分析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流向、质量检测等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揪出、妥善解决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3.3 促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3.3.1 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从源头抓起,鼓励、支持、引导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普及绿色种植、养殖技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尽量减少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生产绿色优质的农产品,提高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引领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自源头上全力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3.3.2 支持食品企业的技术改造

各食品企业应重视技术改造工作,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引进前沿食品生产工艺技术、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优化食品加工流程,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营养成分流失、降低食品污染风险。此外,还应强化对食品加工期间的质量控制管理,应用最新的检测技术手段,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的灵敏度与精确度。

3.3.3 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的创新

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冷链物流的覆盖范围与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保证易腐食品在运输、储存环节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在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全力研发更先进的食品保鲜技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食品污染防控技术等,使食品安全监管获得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3.4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领域的做法与经验。充分考量我国食品营养与卫生监管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深化同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食品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一些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②强化进出口食品监管。随着国际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进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对此,应加大对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力度,设置完善严密的进出口食品准入制度与风险预警机制。尽可能避免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规定的食品流入国内市场,并提高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维护我国食品的良好口碑与国际声誉[8]。

4 结语

各相关部门应意识到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的重要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从加强食品营养科学普及、完善食品卫生监管体系、促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着手强化食品营养与卫生监管。只有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居民饮食健康,助推食品行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小莹,原琦.食品营养与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外食品工业,2024(4):37-39.

[2]王彦丽.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与措施研究[J].现代食品,2023(20):154-156.

[3]周洁.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3(17):72-74.

[4]周旻曦.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3(16):64-66.

[5]张峰.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4):188-189.

[6]李海萍.探究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465.

[7]于宏.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94.

[8]杨国祥.探讨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的思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16-17.

作者简介:孙丽萍(1973—),女,山东寒亭人,本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卫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