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邵阳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分析
作者: 黄喜 何珍凤*
摘 要:本文收集汇总了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2024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数据,对抽检数据结果从不合格食品大类、不合格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24年度,邵阳市食品安全抽检共检出不合格样品175批次,涉及食品大类10个,不合格项目192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批次占比最高,达86.86%,主要问题为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餐饮食品、蔬菜制品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现象。本文揭示了各类食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潜在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旨在为提升邵阳市食品安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农药兽药;质量指标;微生物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ata of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announcements release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Shaoyang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in 2024 we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sampling data results were analyzed from aspects such as unqualified food categories and unqualified items. It was found that in 2024, a total of 175 unqualified food samples were detected in the food safety sampling inspections in Shaoyang city. These samples involved 10 major food categories and 192 unqualified items.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unqualified products, reaching 86.86%. The main problems were pesticide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and heavy metal exceed-standard. Catering food, vegetable products, etc. also had varying degrees of unqualified phenomena. This paper reveals the quality problems and potential risks of various food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regulatory suggestions, aiming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decision making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food safety level in Shaoyang city.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各地都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以确保食品市场安全有序。邵阳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然而,在实际抽检过程中,检测出一定数量的不合格食品,这表明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未能充分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也暴露出当前监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因此,对邵阳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
1 数据与方法
通过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https://amr.shaoyang.gov.cn/)下载2024年1月至12月发布的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的通告(共4期)[1-4],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不合格情况
2024年,邵阳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75批次,涵盖食品大类10个,不合格项目192项次,总体不合格情况见表1。
2.2 食品大类不合格情况
由表1可知,175批次不合格食品中,各类食品的不合格情况差异明显。食用农产品的不合格问题最为突出,不合格农产品高达152批次,在全部不合格样品中占比86.86%,是不合格食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次为餐饮食品,不合格9批次,占比5.14%。再次为蔬菜制品,不合格6批次,占比3.43%。
2.3 不合格项目类别情况
从检验项目来看,监督抽检共覆盖245个检验项目,检出镉、毒死蜱、酸价等多个不合格项目,共192项次,包括农药兽药124项次,占不合格总项次的64.58%;重金属类33项次(镉、铅),占比17.19%;食品添加剂17项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铝的残留量、二氧化硫残留量、柠檬黄以及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占比8.85%;质量指标6项次(挥发性盐基氮、酸价、过氧化值、碎米总量和小碎米),占比3.13%;微生物5项次(大肠菌群),占比2.60%;有机污染物3项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占比1.56%;生物毒素3项次(黄曲霉毒素B1),占比1.56%、其他污染物1项次(溴酸盐),占比0.52%。
2.4 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品种情况
2.4.1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情况
2024年邵阳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现象严重,有15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164项次。其中,农药兽药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禁用兽药累计124项次,占比75.61%;重金属类不合格情况也不容忽视,镉、铅累计33项次,占比20.01%,食用农产品不合格情况见表2。农药残留不合格共计113项次,噻虫胺不合格47项次,占农药残留不合格总项次的41.59%,其次是毒死蜱不合格17项次,占农药残留不合格总项次的15.04%。兽药残留不合格8项次中,恩诺沙星不合格7项次,占兽药不合格总项次的63.64%,涉及食品均为水产品。禁用兽药不合格3项次,占比27.27%,包括孔雀石绿、克伦特罗、呋喃唑酮代谢物各1项次,涉及食品分别为水产品、牛肉、鸡蛋。重金属类不合格33项次中,镉不合格28项次,占重金属类不合格总项次的84.85%,涉及食品均为蔬菜。
2.4.2 餐饮食品不合格情况
175批次不合格食品中餐饮食品9批次,涉及不合格检验项目12项次,其中复用餐饮具(餐馆自行消毒)检出大肠菌群(4项次)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3项次),油饼油条(自制)检出铝的残留量(1项次)超标,馒头花卷(自制)检出糖精钠(2项次)和甜蜜素(2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情况见表3。
2.4.3 蔬菜制品不合格情况
175批次不合格食品中蔬菜制品6批次,涉及不合格检验项目7项次,其中蔬菜干制品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3项次)超标,酱腌菜检出柠檬黄(2项次)、苯甲酸及其钠盐(1项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1项次)超标,蔬菜制品不合格情况见表4。
2.5 抽检不合格项目情况及原因分析
2.5.1 农药残留情况
农药残留不合格共计113项次,主要是蔬菜、水果中检出的噻虫胺、毒死蜱、噻虫嗪和唑醚菌酯等超标。主要原因是种植户缺少相关的用药知识,未严格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甚至为快速杀灭害虫,而盲目加大用药量,最终导致上市销售的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5]。
2.5.2 重金属类污染情况
重金属类不合格共33项次,其中镉不合格28项次,铅不合格5项次,均为食用农产品中的蔬菜,原因可能是环境污染。在蔬菜生长过程中,环境中的镉、铅元素不断被蔬菜根系吸收富集,最终导致超标。
2.5.3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
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为蔬菜干制品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3项次),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者为了改善产品色泽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6],也可能是采用传统的硫黄熏蒸漂白工艺,或者是直接用亚硫酸盐进行浸泡处理。此外,熟制动物性水产品中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2项次)、馒头花卷(自制)中检出糖精钠(2项次)和甜蜜素(2项次),原因可能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也可能是为增加甜度、优化口感而不合理使用添加剂。同时,还存在酱腌菜超限量使用苯甲酸等防腐剂以及柠檬黄合成色素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部分企业由于卫生条件不满足要求,为达到延长保质期和改善产品色泽目的,超限量使用这些添加剂。
2.5.4 兽药残留情况
兽药残留不合格共计8项次,主要为黄颡鱼、泥鳅、牛蛙等食材中恩诺沙星超标、鸡蛋中地美硝唑超标。禁用兽药3项次,主要为黄颡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牛肉中检出克伦特罗,鸡蛋中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养殖户为了防治动物疫病,私自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7],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兽药残留量超标,也可能是禁用兽药公告宣传贯彻不到位[8]。农业农村公告第250号文件[9]明确规定,孔雀石绿、克伦特罗、呋喃唑酮代谢物为禁用兽药,在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此类兽药。
2.5.5 微生物超标情况
抽检微生物不合格共计5项次,主要为复用餐饮具(餐馆自行消毒)(4项次)中检出大肠菌群,可能是因为产品清洁、灭菌不彻底,或存放过程中被污染等导致。大豆蛋白类制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超标(1项次),可能是因为生产车间卫生条件不达标[10],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人员、工器具等的污染;灭菌不彻底导致的或者与产品储存条件不当有关。
2.5.6 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
质量指标不合格共6项次,其中葵瓜籽和菜籽油中过氧化值超标各1项次,花生米检出酸价超标(1项次),以上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8],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大米检出碎米总量和小碎米量超标各1项次,可能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设备工艺不佳、操作不规范或者原粮质量差,企业以次充好。海水鱼中挥发性盐基氮不合格(1项次),可能是因为在上市销售前的宰杀处理环节,没有严格控制卫生条件,受到微生物污染,又经过长时间的售卖,肉质逐渐变质,新鲜度下降。
2.5.7 污染物问题
污染物不合格共4项次,主要为复用餐饮具(餐馆自行消毒)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3项次),可能是因为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质量不达标,或者在清洗消毒时洗涤剂用量过度,又或者冲洗环节不彻底造成的[10]。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反复使用,同时餐具数量众多,也会造成污染物残留在餐(饮)具上。饮料中检出溴酸盐不合格(1项次),最大可能为臭氧消毒杀菌工艺不达标,直接引发消毒过程中溴酸盐等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影响产品质量。
2.5.8 生物毒素污染情况
生物毒素不合格共3项次,均为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花生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生物毒素污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3方面。①企业在原料筛选、检测上存在不足,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霉菌污染[5]。②生产加工期间对卫生条件把控不严,未严格遵循卫生标准。③产品包装密封性差,加上储运条件未能妥善管理,使得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2024年邵阳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17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10个食品大类,主要问题集中在食用农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餐饮食品的微生物及洗涤剂残留超标等方面。抽检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专业素质低、违规使用农药兽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及储存条件不当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实现全程无缝监管;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确保问题食品可追溯、可召回。通过以上措施,提高邵阳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358批次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的通告(2024年第1期)[EB/OL].(2024-02-29)[2024-12-01].https://amr.shaoyang.gov.cn/syscjdglj/cjgs/202402/b23a7088dcb24cb191ba02c5f690b1b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