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珠海预制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作者: 彭俊涛 郑宏毅 郑凯豪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预制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进一步丰富了适应当今消费者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方便食品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预制菜产业发展问题,并给出了提升珠海预制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珠海;预制菜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refabricated dish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categories in the food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convenience, which has further enriched the convenience food system that adapts to today’s fast-paced lifestyle of consumer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in Zhuhai, elabo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issues of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and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in Zhuhai.
国外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处于成熟阶段。然而,多位国外学者仍认为预制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KANAAN等[1]研究发现,在许多预制菜产品中存在大肠菌群水平不合格的问题,预制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未能遵循良好的制作工艺和标准化流程。研究人员采用两阶段方法研究了即食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态度、感知质量、价格、安全性、卫生包装和准备时间对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国内学者围绕产品品质、安全保障、标准体系建设及区域产业发展展开了广泛研究,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2]。张杰等[3]探讨了提升感官品质的方法;胡家敏等[4]强调完善冷链物流对保障质量的必要性;罗枫等[2]提出信息透明度对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性以及标准体系建设。钟键等[5]指出我国预制菜标准体系存在政府参与度低、标准缺失等问题;姚煊[6]建议优化安全溯源与信息披露体系,以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国内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区域发展战略、预制菜风味稳定性、冷链物流及信息透明度等问题,但珠海市的产业发展问题尚未被充分研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促进了预制菜产业规范化发展。为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精神,珠海市制订了《加快推进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计划》),以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从“田野”到“餐桌”的系统构建。《计划》明确到2025年,培育1 000家以上市场主体,新增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引入10家优质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通过五大重点工程构建具有“地标产品+装备制造+珠澳合作”特色的产业集群。从市场表现来看,根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5 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6年突破10 720亿元。珠海市2023年上半年预制菜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超20%,直接带动近3 000户农民就业。预制菜已成为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在消费升级、乡村振兴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5]。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珠海实际情况,为提升其预制菜产业竞争力提供科学建议。
1 珠海市预制菜产业竞争力分析
1.1 分析方法
为深入探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采用经典的SWOT分析框架,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核心维度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这一分析,了解珠海预制菜产业现状,识别市场机遇与挑战,利用优势和机会克服劣势,制订科学战略。
1.2 分析过程
1.2.1 优势
在需求方面,国内消费者对便捷、健康饮食的需求增长迅速,推动预制菜成为“懒宅经济”背景下的重要解决方案,广泛适用于上班族及注重健康的现代群体。餐饮连锁化与外卖平台的发展,使预制菜需求从家庭消费扩展至餐饮行业,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珠海作为行业前沿地区,具备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
相关支撑产业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珠海市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总用地83.33 hm2,分三期建设,围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和预制菜产业3条主线,推动产业强链补链。一期厂房和冷库已投入使用,吸引14家企业入驻;二期标准厂房竣工,入驻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园区计划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建设产业服务中心、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规范行业秩序,提升增值效应,预计2025年全面竣工。
1.2.2 劣势
预制菜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加工环节和下游销售渠道。上游包括粮食、蔬菜、水产品等原材料供应;中游以食品加工企业为核心,涉及多样化生产;下游则通过餐饮、电商、超市等渠道触达消费者。然而,珠海市产业链合作较为松散,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限制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强化产业链协同合作将是推动珠海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7]。
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面临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困境。目前,市内高校虽有10所,但仅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设置了与水产相关的学科,整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许多企业缺乏专业运营团队,限制了线上市场的拓展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影响了产品销售和竞争力。
1.2.3 机会
珠海作为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直接接触国内消费能力最强的市场人群,其营商环境和消费潜力巨大,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广东省于2022年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涵盖研发平台建设、质量监管、产业集群壮大、人才培养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珠海市也制订了《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培育1 000家市场主体、引进10家龙头企业、打造预制菜装备制造示范区的目标。
1.2.4 威胁
随着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珠海市本地企业虽然拥有一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但仍需面对国内其他城市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品牌竞争,这将是珠海预制菜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预制菜的生产依赖于供应链的稳定性,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冷链物流和生产加工的环节。珠海市虽然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如果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如自然灾害、劳动力短缺等)的影响,导致生产或配送延误,从而影响市场供应[8]。
2 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智能化加工设备落后制约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珠海市预制菜产业虽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引进德国GEA风机恒温系统及自动化设备,但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设备升级受限,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加工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产品风味难以保持、一致性不足,同质化问题严重,影响附加值提升。
2.2 产业链不完善制约预制菜产品创新与品牌培育
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加工环节和下游消费服务,但链条间协作不足影响整体竞争力。尽管珠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如鲈鱼和黄立鱼,但中游加工企业技术水平有限,难以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也导致运输损耗率高,产品品质难以保障。珠海预制菜产业初级农产品加工形式单一,附加值低,同质化问题严重,品牌差异化优势不足,制约了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培育的提升空间。
2.3 预制菜标准不统一扰乱加工秩序
预制菜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成熟、统一的管理和标准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安全性和规范化难以保障。低准入门槛使部分小型作坊式企业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地,安全事件频发拖累了产业整体发展[9]。尽管我国于2024年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范围,但加工标准仍未出台,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企业间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 提升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对策
3.1 借助政策赋能创新,打破技术研发壁垒
应打造市区政府、企业与高校合作平台,健全校政企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共享资源,为预制菜设备研发与进口提供支持。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珠海预制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扶持创新潜力项目,鼓励企业加大在产品种类、功能及包装上的研发投入。企业应与科研机构、高校和检测中心合作,共同优化传统菜式,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爆款”产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3.2 推动产业链协同融合与产业园集群发展
珠海市应构建协同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水产加工企业与冷链物流、餐饮终端等建立战略合作,形成产销联盟,保障产品供应链稳定。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如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作积极性[10]。依托预制菜产业园作为核心载体,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与协作,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强化品牌推广策略,并建设涵盖基础设施、文化传播、物流和市场营销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资源高效配置。
3.3 构建完善的预制菜标准体系
为推动预制菜产业规范化发展,应加快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体系。建议相关部门组织行业专家与龙头企业,参考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统一分类、术语、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11]。同时,鼓励地方结合区域特点制定补充标准,形成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相互配套的体系,为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结语
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在技术、产业链和标准化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借助政策支持,强化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协同,构建集群化发展的园区模式。同时,加快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以提升产业规范化水平。通过实施以上对策,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将实现从初级加工到品牌化、标准化发展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参考文献
[1]KANAAN M,MELDRUM R,YOUNG I,et al.Microbial quality of a middle eastern, raw, ready-to-eat meat dis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2020,83(4):16-19.
[2]罗枫,尚玮.预制菜信息缺陷引致产品危机及消费者心智伤害[J].经济与管理,2023,37(6):67-75.
[3]张杰,邓霜,陈二豪,等.木糖提升常温预制菜感官品质的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3,34(11):160-167.
[4]胡家敏,曾普升,胡悦欣,等.国内外预制菜发展现状与展望[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5):64-67.
[5]钟键,孙良娟,李红权,等.我国预制菜标准体系研究进展、问题和建议[J].保鲜与加工,2024,24(3):91-96.
[6]姚煊.我国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保障及其法律回应[J]. 保鲜与加工 ,2024,24(4):65-70.
[7]董永.肥城市预制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23,39(10):24-25.
[8]李星亚.预制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以广西南宁为例[J].现代食品,2023(17):40-43.
[9]韩天明,郝雨菲,许赵田.预制菜消费动机及市场细分研究[J].现代商业,2023(20):23-26.
[10]刘娟,罗光武.湛江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果菜,2023,43(10):74-80.
[11]ROY S K,KHATUN A.Influencing factors for ready-to-cook food purchase intentions: a two-stage approach[J].SN Business & Economics,2023,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