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
(简讯 张聪)为规范促销经营行为,维护“6·18”期间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向综合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企业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落实平台主体责任方面,要切实落实审查核验义务,确保经营者主体信息真实有效。严格落实信息公示义务,加强算法合规管理,提升线上经营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在规范促销行为方面,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防范国补商品骗补套补行为。
在规范直播营销行为方面,要建立健全直播营销行为管理规范,完善风险识别模型,强化对平台内直播间及主播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测,及时处置直播营销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在加强商品管控方面,要健全完善商品质量管控制度和措施,严格商品信息发布审核,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商标、专利等信息的核查。认真开展实时巡查,加强商品质量监控,及时下架或删除违法违规产品链接。
在广告内容审核方面,要重点规范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和明星代言等广告行为,及时拦截、下架处理违法广告。
在化解网络消费纠纷方面,要督促平台内经营者遵守网络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网络购物“三包”等规定,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消费纠纷。
在保障商家合法权益方面,要推动平台规则公开公平,充分尊重商家自主经营权,清理不合理规则,健全商家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商家合理诉求。
市场监管部门提示,“6·18”期间,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依法维权,遇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七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简讯张聪)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食品工业发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 80% ,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 75% 。同时,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至少建设5个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并梯次实施千个数字化示范(试点)项目。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基本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数字产业集群。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部署了四大重点行动,并细化为18项具体措施。
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组织食品企业、专业化服务商等联合开发食品生产智能监控溯源、食品园区‘ 656+ 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方案。同时,鼓励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丰富产品展现形式。此外,还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数据资源增值,发掘典型应用场景,精准破解企业转型的痛点难点堵点。
二、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动。《方案》提出发展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制造,支持企业组建模块化、柔性化生产系统,实现工艺柔性切换和生产智能排程。同时,推动生产制造向服务化延伸,鼓励企业由单一制造业务向“产品 + 服务”转变。此外,还将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支持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管理与生产制造全面耦合。
三、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方案》要求加快高端装备推广应用,研发推广适用于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特点的高端装备和配套软硬件。同时,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加快关键工艺装备和软件改造升级。此外,还将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能耗、排放等关键指标精准控制和高效管理。
四、筑基聚力赋能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标准制修订。同时,提升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巩固提升婴配乳粉、食盐等行业追溯体系建设水平。此外,还将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鼓励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高考护航行动
(简讯张聪韦昌惠)2025年高考期间,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2025年高考护航”行动,严查作弊器材、强化价格监管、严管食品安全、重拳整治广告等,全力护航高考,助力学子圆梦。
一是严查作弊器材,净化考试生态。一方面,开展通讯电子产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清查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销售“三无”作弊电子产品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同步强化网络销售监管,对线上店铺进行全时段监测,阻断作弊器材流通渠道,坚决维护高考公平性。
二是强化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秩序。紧盯高考期间住宿、餐饮、停车等领域价格动态,对考点周边经营场所及线上交易平台实施全覆盖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考生和家长消费权益。
三是严管食品安全,守护考生健康。围绕考点学校食堂、考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考务人员和考生集中食宿点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考前全面排查与考试期间动态巡查,指导供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四是重拳整治广告,切断违规传播。加强广告监测,对涉嫌虚假宣传、隐含销售作弊通讯电子产品或以暗示性语言发布销售作弊通讯电子产品等违法广告线索,迅速核查处置,从源头切断作弊器材信息传播途径。
五是强化协同联动,凝聚监管合力。加强与工信部、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门协作,建立联合执法预警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对跨部门违法线索及时通报移交,重大案件线索第一时间联动公安部门介入,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国家标准发布,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简讯张聪)近日,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GB/T45443—2025)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将为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检测提供明确指导,进一步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
据了解,褪黑素是由人体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也被称为“睡眠激素”或“黑暗激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功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睡眠问题,褪黑素保健食品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保健食品原料,褪黑素广泛应用于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中,尤其适用于因时差、倒班或年龄增长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的人群。
然而,市场上的褪黑素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该标准的发布与《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褪黑素》形成配套,系统优化了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技术参数和操作流程,适用于片剂、软胶囊、颗粒剂、粉剂、口服液、凝胶糖果等多种剂型产品的定量检测,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新标准明确了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方法,包括片剂、硬胶囊、软胶囊、颗粒剂、粉剂、口服液、凝胶糖果剂型等多种形态的保健食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等科学手段,能够准确测定产品中的褪黑素含量,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信息。
除了检测方法的规范,新标准还带来了其他积极变化。其详细规定了仪器条件、定量方式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将有助于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标准提供了更清晰的选购指南。认准“蓝帽子”标志,查看成分表,了解每日建议摄入量(1~3mg),并注意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这些建议将帮助消费者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褪黑素保健食品。
此外,新标准还附带了科学助眠小贴士,如保持规律作息、创造黑暗环境、适度运动以及补充前体物质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睡眠改善方案。
需要提醒广大消费者的是,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褪黑素是调节生物钟的“信使”,而非强力催眠剂。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时,应结合个体情况科学使用,改善睡眠还需配合光照管理、规律作息等综合措施。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国家标准的发布,是保健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它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结合褪黑素类保健食品的监管需求,尽快推动保健食品原料褪黑素的标准制定,助力褪黑素类保健食品市场品质升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hia2025060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