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探究

作者: 刘江涛 周建雄

Investigation on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IU Jiangtao, ZHOU Jianxiong Linxia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and Safety Supervision Station,Linxia7311Oo,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food for people and occupy an indispensable position in the dietary structure.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quality of life,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ife.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agricultural products not onlyconcerns the life and health rights of consumers,but also invisibly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quality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alyzes several common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on this basis,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lated technologies,aiming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and safety testing,protect the vital interestsofconsumers from the source,and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涉及内容复杂、检测项目多元,包括对农产品中药剂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的检测。从最初依赖简单的基础检测方法到如今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近年来,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紧抓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事宜,以高效科学的检测技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1常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1 理化检测技术

1.1.1 色谱技术

色谱技术本身属于分离分析技术的一种,其主要基于各类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分离开来[1]。在实际应用中,又可将色谱技术细化为以下几种。 ① 气相色谱法凭借较高的分离效率、较快的分析速度以及较高的灵敏度,常被应用于检测容易挥发且热稳定性好的化合物,如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等。以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为例,在检测时需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操作,接着将其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有机磷农药成分在色谱柱中将实现分离。此时可以利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或氮磷检测器进行检测,结合保留时间及峰面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② 液相色谱更适用于沸点较高、热稳定性较差的化合物(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其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在牛奶中兽药残留的检测中,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选择适宜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能够对牛奶中多种兽药残留进行有效检测。 ③ 离子色谱法以检测迅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著称,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酸碱度、盐分以及部分有害离子的检测。例如,在饮用水中氟离子含量的检测中,应用离子色谱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为饮用水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1.2 光谱技术

光谱技术的应用原理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特性。当前,应用较普遍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分析迅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农产品检测中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维生素等化学成分的含量[2]。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检测亚硝酸盐等具有特定吸收峰的有害物质。例如,通过测定蔬菜提取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便可以计算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② 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兼具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迅速等优势,常用于准确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例如,在测定大米中镉含量时,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然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检测,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镉的含量。 ③ 红外光谱法。该方法常被用于鉴别食品真伪、进行品质分析。例如,红外光谱法可用于鉴别橄榄油的真伪,检测其中是否掺杂了其他油脂。

1.2生物技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hia20250644.pd原版全文

1.2.1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分析手段,在农产品批量检测中较为常见。在检测时需将酶标记于抗体上,利用酶来催化底物显色达到测定样品中目标物的目的。在农产品检测领域,ELISA主要被用来检测药物残余与生物毒素。例如,在检测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时,需要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酶标板上,按规定步骤添加样品与抗体,经过一系列反应后,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来判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另外,ELISA也可用于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只需使用ELISA试剂盒便可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筛查,从而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免疫层析法具有检测迅速、操作简便等突出优势,各种免疫层析试纸条在农产品检测领域十分常见。在检测过程中,样品被滴加到试纸条的加样区,样品中的目标物与试纸条上的抗体结合,随后在检测线和控制线处产生特异性反应。通过观察显色情况,便可完成检测。需要强调的是,免疫层析法在现场大规模筛查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其灵敏度与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通常只可以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特别在自标物含量较低的场景中,检测效果难以保证[3]。

1.2.2 核酸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是一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该技术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通常在数小时内即可完成检测。然而,该技术对检测设备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且还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PCR可以用于检测转基因农产品、病原菌等。以转基因大豆检测为例,可以设计针对特定基因片段的引物,提取大豆样品的DNA后进行PCR扩增,随后通过电泳等方式检测扩增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转基因样品[4]。以PCR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除了兼具PCR的检测优势,还可以定量检测微生物,尤其适用于农产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及监控场景。例如,该技术可精确检测水果中大肠杆菌含量,为水果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1.3 快速检测技术

1.3.1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识别元件与信号转换器结合于一体的分析装置,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中药物残留、微生物等的检测。例如,酶传感器利用酶与底物的特异性反应,将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可以检测到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而免疫传感器则以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为基础,通过检测结合过程中出现的物理化学变化实现对目标物的测定。生物传感器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但其元件制作成本较高,加之元件本身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有待继续验证,使得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5]。

1.3.2 便携式检测设备

便携式检测设备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①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常被用来检测农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配有微型化的色谱柱与检测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分离分析。在农贸市场中,利用该仪器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当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农产品。 ②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可用于快速分析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如水果的糖分含量、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等),判断农产品的质量状况。该仪器的突出优势在于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物质,且对样品形态没有严格要求[]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多元化检测技术的融合发展

多元化融合将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各种类型的检测技术将彼此结合、优势互补,以获得更精准的检测结果。例如,色谱技术与免疫分析技术的结合将开发出灵敏度更高的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中不同有害成分的高灵敏度检测,还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的便捷性。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产品检测精度及效率要求的提升,多元化检测技术的融合发展也将向着更为复杂且高效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检测技术与信息化、自动化等前沿技术手段的结合也将更深入,加快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程。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可以从不同渠道广泛收集检测数据,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实时性监测与动态化预警;人工智能技术的引人可以对检测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减轻相关人员的分析压力,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则为农产品检测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便可以动态化监测农产品生产中的重要参数[7]。

2.2快速与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当前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时效性与无损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发整合快速、无损优势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大势所趋,已成为农产品检测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以生物传感器、便携式检测设备等为代表的快速检测技术将继续完善与突破,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无损检测技术,如太赫兹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等,将被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在检测实践中,太赫兹技术主要用于识别农产品内部结构缺陷及检测农药残留等隐性问题,而高光谱成像技术则可获取农产品的光谱图像信息,实现对其外观品质和内部成分的同步评估[8]。除此之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的国际化与统一化水平将继续提升,我国将积极加入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将不断健全现有的检测标准体系,将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与冲突降至最小,逐步设置起一整套完善且细致的检测标准。

3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现阶段这些检测技术的应用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改进。在检测实践中,应综合考量检测场景与需求的差异选用针对性的检测技术,以充分彰显技术应有的优势。各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食品企业应深化交流与协作,共同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从而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加安全、可靠的优质农产品。

参考文献

[1]石远洋.天柱县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及推广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5(4):81-83.

[2]杨如箴,李佳,阿斯艳木,等.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25(1):93-97.

[3]高彦,敖三清.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新农民,2025(1):61-63.

[4]王婧,陈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人员技术能力管理[J].湖北农业科学,2024,63(增刊1):224-228.

[5]张绪波.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2024(11):20-21.

[6]陆娟.农残速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4,14(11):56-58.

[7]谢宁.提高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机械,2024(11):116-119.

[8]徐楚.农残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4(6):139-14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hia2025064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