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 徐欢,刘双龙

摘 要: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广泛应用无疑对提高农作物产量、防治病虫害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农药不合理使用引发的农药残留问题也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如何准确、快速地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气质联用法作为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气质联用法;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应用价值;应用措施

Application of GC-MS in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XU Huan, LIU Shuanglong*

(Guizhou Tes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Guiyang 550014, China)

Abstract: In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widespread use of pesticides has undoubted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crop yields and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ests and diseases. However, the problem of pesticide residues caused by the irrational use of pesticides also pos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food safety. How to accurately and quickly detect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s an efficient and sensitive analytical techniqu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ood safety testing.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od pesticide residues detection; application value; application measure

气质联用法,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将气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准确化合物结构鉴定能力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检测灵敏度、准确性、效率、全面性等方面,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 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气质联用法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能够同时测定样品中微量的多种农药残留及衍生物,准确判断农药的种类、含量,这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某种农药的含量超过安全标准,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扩大。气质联用法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相较于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工作,提升检测效率,及时发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能够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在实际应用中,食品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农药残留,传统的单一检测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需求,而气质联用法能够同时检测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使得监管部门更好地掌握食品的安全状况[1]。

2 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措施

2.1 加强对样品的处理

在采用气质联用法进行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时,样品处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样品处理的质量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分析的精确度、可靠性,进而影响着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因此,检测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样品的处理,保证每一步操作都严格遵循规程,以尽可能减少误差、污染的风险。

在提取农药残留时,检测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农药的化学性质以及样品的物理特性,这是由于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极性、溶解度,而食品样品也可能存在复杂的基质成分。因此,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溶剂至关重要。对于极性较强的农药,检测人员可以采用极性溶剂进行提取;对于非极性农药,需要使用非极性溶剂,提取时间、温度等条件也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以提高提取效率[2]。在提取过程中,样品中可能会带入杂质、干扰物,此类物质会对农药残留的测定产生影响,损坏气质联用仪器。为此,检测人员需要采用适当的净化手段来去除此类不需要的成分。固相萃取利用固体吸附剂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吸附,使其与杂质分离;液液萃取则是通过调整溶剂的极性、分配系数,使目标化合物与杂质在不同溶剂相中分配,达到分离的目的。

在进行样品处理时,检测人员还需特别注意避免污染、误差的产生。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同时应定期对实验器具进行清洗、校准,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除此之外,对于检测人员的培训也十分重要,其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技巧,以保证样品处理的准确性、可靠性[3]。

2.2 优化仪器操作条件

优化仪器操作条件是气质联用法准确检测的重要保障,操作条件优化涉及定期维护、校准仪器以及针对不同农药、含量选择合适的色谱柱、载气、检测器等条件。①检测人员需要定期检查仪器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其中,气路系统的清洁度、完整性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需要定期清洗、更换干燥剂,保证气路干燥,防止水汽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进样系统需要检查注射器是否清洁,进样口是否正常工作;色谱柱是气质联用仪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需要定期更换保护柱、检测柱。②针对农药的种类、含量,选择合适的色谱柱、载气、检测器等条件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极性、保留性质,而载气、检测器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农药的分离效果、检测灵敏度。例如,对于极性较强的农药,可以选择氢气为载气,采用顶空色谱柱;对于挥发性较强的农药,可将氦气作为载气采用程序升温技术。与此同时,根据农药的浓度,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③定期更换易损件、耗材也是优化仪器操作条件的重要措施,此类易损件、耗材涉及离子化源、雾化器、检测室部件,定期更换可以保证仪器的稳定运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

2.3 加强数据处理、分析

在应用气质联用法检测食品农药残留时,加强数据处理、分析对于准确解读检测数据、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气质联用法产生的大量数据,检测人员需要构建高效且完善的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完善的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应具备自动处理、存储、查询等功能,高效地处理气质联用法产生的海量数据,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出错率,提高处理效率。与此同时,系统的存储功能需要保证数据的长期保存、可追溯性,以便后续采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例如,检测人员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找出其中的规律、趋势;利用图谱解析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识别、比对,明确其种类、含量;或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预测,以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在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检测人员还需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处理数据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误差;同时还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确认,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信度。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协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经验,共同解决数据分析中遇到的问题[4]。

2.4 提升人员的素质

提升人员的素质是保证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得以有效应用并持续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石,相关工作关系到技术操作的准确性,更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公信力。气质联用法作为高精尖的检测技术,其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都相对复杂。为了保证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食品检测单位需要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操作的演示以及模拟实验的练习等形式与流程,保证检测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气质联用法的检测原理、仪器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样品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能[5]。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定期考核,以检验检测人员的掌握程度、技能水平,保证其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另外,要求技术精湛的基础上,也要求检测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为此,食品检测单位需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明确自己在检测工作中的职责、使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法律法规,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员的素质、能力,食品检测单位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检测人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技术进展;开展定期的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激发检测人员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构建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检测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以鼓励其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技术层面的进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将迎来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例如,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技术将能够实现对食品中微量农药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此类技术具有高度选择性、特异性,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准确性。不仅如此,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光谱检测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此类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进行非接触式检测,为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3.2 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便携化

智能化检测设备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算法、数据处理技术,能够自动完成样品的采集、处理、检测、数据分析等过程。此类设备能够减少人为干预,降低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检测设备将越来越小型化、便携化,使得现场快速检测成为可能。这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现、处理能力。

3.3 食品安全标准国际化

随着全球贸易的日益频繁、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各国对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要求将逐渐趋于一致。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互认,可提升我国食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将使我国在食品的质量和话语权得到提升,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4 更加注重对公众健康的保护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控制将更加严格,科研机构、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加安全、环保的农药替代品、新型检测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与此同时,政府也将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标准,保证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有效实施。

4 结语

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气质联用法将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邹剑,高尚,王跃宽,等.原油中6种油溶性示踪剂的气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22,30(5):32-35.

[2]秦鹏,王海萍,李爽,等.气质联用法在食品农残检测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3(35):29-32.

[3]龚红升,廖列文,胡文斌,等.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农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3,29(5):245-248.

[4]马红,叶平,黄银波,等.气质联用法对食品中甜蜜素检测的定性定量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1):135-138.

[5]吕晓峰,李艳,裔群英.气质联用法测定叶菜类蔬菜中的农药残留[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124-12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