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叶子与枝茎中营养成分脂肪及脂肪酸的分析
作者: 成婕 潘晓宁 陶健 李宝丽 马琳琳 李嘉
摘 要:采用常规理化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两个品种迷迭香叶子和枝茎中脂肪和脂肪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迷迭香叶子中的脂肪含量高于枝茎,大叶迷迭香和小叶迷迭香叶子中脂肪含量分别为10.3 g/100 g和9.7 g/100 g,枝茎脂肪含量分别为1.8 g/100 g和2.5 g/100 g。迷迭香枝茎的脂肪酸组分多于迷迭香叶子,大叶迷迭香叶子、小叶迷迭香叶子、大叶迷迭香枝茎和小叶迷迭香枝茎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7.07%、75.68%、78.39%和75.77%。本研究科学阐述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迷迭香中的营养成分脂肪和脂肪酸的差异,可为迷迭香种植以及后期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迷迭香;叶子;枝茎;脂肪;脂肪酸
Abstract: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fat and fatty acids in leaves and stems of two varieties of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 were detect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gas chromatograp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t of leav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ems. The fat of big leave and small leave of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 was 10.3 g/100 g and 9.7 g/100 g, respectively, while the fat of the two varieties of stems of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 was 1.8 g/100 g and 2.5 g/100 g, respectively. The fatty acids composition of stems was more than that of leaves. The propor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the total fatty acids of large leave, small leave, the stem of large leave and the stem of small leave was 27.07%, 75.68%, 78.39% and 75.77%,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cientifically expounds the differences of nutrients, fats and fatty acid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ifferent parts of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 and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guiding planting of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ater stage.
Keywords: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 leave; stem; fat; fatty acids
迷迭香(Rosemarinus officinalis L.)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常绿小灌木,株型直立,春夏季节开出淡蓝色小花,迷迭香耐旱、易成活,原产欧洲、北非、地中海沿岸[1]。迷迭香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2],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公认的第3代天然、高效的食品抗氧化剂[3]。
迷迭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能够耐高温的天然抗氧化剂,其营养价值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证实和认可。迷迭香作为新型食品原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两个品种的迷迭香枝条,分别将叶子与枝茎分离,进行营养成分脂肪和脂肪酸含量测定,以期为迷迭香种植以及后期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共收集洛阳迷迭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2个品种的迷迭香枝条,分别为大叶迷迭香和小叶迷迭香。将枝条上的叶子与枝茎进行分离,得到4个批次样品,大叶迷迭香叶子、枝茎记为Y1、J1,小叶迷迭香叶子、枝茎记为Y2、J2。去除样品中的杂质,自然荫干后,用破壁机粉碎、混匀,过50目筛备用。
盐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乙醇、甲醇(色谱纯,Merck);无水乙醚、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异辛烷(色谱纯,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氢氧化钾(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硫酸氢钠(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37种脂肪酸甲脂混标(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7890B气相色谱仪(ECD+FID),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XSE105DU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K-S28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脂肪的测定
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6—2016)[4]第二法进行样品中脂肪含量测定。称取试样约3.5 g置于50 mL试管中,先加盐酸水浴至试样完全消化。加入10 mL乙醇,混合,冷却后将混合物移入100 mL具塞量筒中,用无水乙醚分次洗涤,加塞振摇1 min,并用乙醚冲洗塞及量筒口附着的脂肪。静置,吸上清液于恒重锥形瓶中,加无水乙醚振摇,静置,吸取上层乙醚至锥形瓶内。将锥形瓶放入(100±5)℃的烘箱中干燥1 h,取出,冷却0.5 h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
1.3.2 脂肪酸的测定
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5]第二法进行脂肪酸测定。称取样品300 g,用石油醚浸泡12 h以上,经漏斗过滤,旋蒸,残留物为待测样品。称取待测样品60 mg于10 mL具塞试管中,加4 mL异辛烷溶解,加200 μ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猛烈振摇30 s后静置至澄清。加入1.0 g硫酸氢钠,猛烈振摇,离心,上清液过滤膜上机。
色谱条件如下。进样口温度:250 ℃;柱温:初温100 ℃,保持13 min,以10 ℃·min-1升温至180 ℃,保持6 min,以1 ℃·min-1升温至200 ℃,保持20 min,以4 ℃·min-1升温至230 ℃,保持7 min;HP-88色谱柱(100 m×0.25 mm,0.20 μm);进样量:1.0 μL;分流比:100∶1;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检测器温度:280 ℃。
2 结果与分析
2.1 脂肪的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不同品种迷迭香叶子之间、枝茎之间的脂肪含量差异较小。其中,大叶迷迭香叶子(Y1)的脂肪含量最高,为10.3 g/100 g,小叶迷迭香叶子(Y2)次之,为9.7 g/100 g,两个品种枝茎中的脂肪含量较低。此外,迷迭香叶子的脂肪含量高于枝茎中的脂肪含量;大叶迷迭香的脂肪含量略低于小叶迷迭香。
2.2 脂肪酸的测定结果
本实验共检测37种脂肪酸的含量,迷迭香叶子及枝茎中脂肪酸含量(单个脂肪酸与总脂肪酸含量的比例)见表2。共检出17种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等20种脂肪酸未检出。Y1共检出13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中的十一碳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顺式油酸、顺式亚油酸及α-亚麻酸含量低于其他样品。Y2共检出12种脂肪酸,其中反式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及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均为4种样品中的最高值,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明显高于其他样品。J1共检出14种脂肪酸,其中十五碳酸、十七烷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均为4种样品中最高。J2共检出15种脂肪酸,其中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顺式油酸、顺式亚油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含量较高,葵酸、十一碳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较低。
综上所述,检测37种脂肪酸,共检出17种,迷迭香枝茎中的脂肪酸组分多于迷迭香叶子,其中大叶迷迭香和小叶迷迭香枝茎的脂肪酸组分分别为14种和15种,叶子的脂肪酸组分分别为13种和12种。迷迭香样品Y1、Y2、J1和J2的葵酸等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2.93%、24.32%、21.61%和24.23%,故十五碳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7.07%、75.68%、78.39%和75.77%。说明大叶迷迭香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大叶迷迭香枝茎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常规理化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两个品种迷迭香叶子与枝茎中的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迷迭香叶子及枝茎之间的脂肪含量相差较小,但是两个品种的迷迭香叶子中脂肪的含量高于枝茎。两个品种的迷迭香枝茎的脂肪酸组分多于迷迭香叶子,大叶迷迭香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大叶迷迭香枝茎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考虑到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可以打破只使用迷迭香叶子的常规情况,对迷迭香枝茎进行开发使用。此研究分析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迷迭香中的营养成分脂肪和脂肪酸的差异,以期为迷迭香种植以及后期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李玉邯.天然香料迷迭香及其提取物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42(12):178-180.
[2]杨丽萍,郭咪咪,段章群.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在食用植物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22,30(2):95-100.
[3]王俊朋,张立攀,王春杰,等.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21,46(12):198-2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6—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sj144)。
作者简介:成婕(1990—),女,河南焦作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