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机构在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及服务对策
作者: 史春悦 王利国
摘 要:本文从县(市、区)级教育部门视角,探究第三方机构在行业监管中发挥的作用,并从培训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巡查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完善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三方机构;食品安全;中小学食堂
The Role and Service Countermeasures of Third Party Institution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nteens
SHI Chunyue1, WANG Liguo2
(1.Nankai District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Tianjin 300000, China; 2.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in industry reg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ty (city, district) 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proposes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rom four aspects: training system,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n-site inspection mechanism, and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words: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food safe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nteens
中小学食品安全关系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内容。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看,市场监管部门在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中承担了重要的行政职能,教育部门发挥了重要的行业监管职能,学校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发挥出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是保证中小学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层面仍存在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主要问题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缺乏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第三方机构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政府购买服务”成为引入第三方监管力量的重要政策支撑[1]。市场监管部门已率先使用第三方机构弥补自身不足,但教育部门使用较少。为此,本文重点探讨第三方机构如何在教育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完善行业监管体系。
1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的概况
1.1 第三方监管理念
第三方机构是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独立于监管方和被监管方之外的社会机构[2]。主要开展食材和产品检测、人员培训、食品安全现场审核、体系认证等工作任务,具有监管协助和技术支持的作用。
1.2 第三方监管发展史
食品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3]。①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信息、监测、检验、科技、宣教等资源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整体能力”等重要政策措施。在政策支持下,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机构开始迅速成长起来。②2017年,国务院再次将落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程”列入《“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投入效益”等工作重点。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开始注册成立,并迅速成长。③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又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到“党政同责”的高度,并再次强调落实食品检验总体工作目标的重要性。目前,在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下,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对市场监管部门的辅助已成为常态化,主要支持食材和产品检测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教育部门引入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是近几年兴起的。近年来,学校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开始引入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补充自身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人员培训和食品安全现场审核。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第三方机构的应用和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 第三方监管的特点
第三方监管主要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三大特点。①独立性是指第三方监管不隶属于任何监管部门,与餐饮单位没有关系,能够确保监管的公平性。②专业性是指第三方机构在食品安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相关专业人才和专业的仪器设备,能更好地进行专业性更强的工作。③服务性是指其开展的只是服务类工作,而非行政执法或内部监督检查。
2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的重要性
2.1 实现监管资源的补充
以天津市南开区教育部门(以下简称区教育部门)为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大多非食品专业,食品安全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较弱。引入第三方机构是弥补监管力度不足和监管人员专业技能弱的有效举措。利用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中小学食堂进行月度现场检查,充分利用其技术性和专业性的优势,排查风险隐患,从而在新的监管体系下有序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避免监管空白。
2.2 弥补监管技术短板
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完备、经验丰富、仪器设备先进,可以开展微生物检测、农兽药残留检测、生物用水检测等多种检测工作。区教育部门宜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增加食材抽检频次,通过常规检测和快速检测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学校的蔬菜和肉类等大宗食品原材料进行更全面、频次更高的抽检,保障食材质量。
2.3 增强专业系统培训
通过第三方监管,围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标准等对中小学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推动中小学食堂在人员管理、现场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增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其规范操作的能力,有助于形成食堂承包企业或自营团队与学校管理部门多方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4 推动体系化建设
第三方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可以帮助学校补充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发现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同时,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详细的检测数据和真实的检查审核情况,对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建立关键控制点,科学合理地解决安全隐患。为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不断推动食堂管理水平的提升。
3 第三方监管在中小学食堂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 完善食品安全技能培训体系
区教育部门和各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工作。同时组织第三方机构每学期对各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组织第三方机构每学期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岗前食品安全、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等培训,要求做到从业人员全覆盖,并进行食品安全考核。后续在日常巡检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随时帮助从业人员改正。通过一系列培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以及职业素养,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习惯,从而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3.2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学校可通过第三方机构,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原理,对食堂食品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强化风险预警机制[4]。同时,学校可在第三方机构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HACCP认证或ISO 22000体系认证,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约束工作人员,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管理的流程,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精细化发展。
3.3 建立常态化现场巡查机制
区教育部门可聘请第三方机构以增加巡查批次,建议采用飞行检查的方式每月对所有学校巡查1次,要求第三方机构提供食品安全现场审核报告。第三方机构巡查时通过查阅记录、现场问询和现场检查的方式,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 31654—2021)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主要检查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食材采购验收及贮存、加工操作、食品添加剂管理、留样管理、人员健康管理、“三防”设施等,并提供翔实的现场审核报告,在后续巡查时实时跟进整改情况。区教育部门可根据第三方机构检查情况,着重督促问题较多的学校限期整改,帮助学校尽快整改食品安全隐患,并要求学校按时提交相应整改报告。
3.4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材、熟食、餐具、生活用水常规检测项目见表1和表2。大宗食品原材料、成品和餐具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抽检,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规避食品安全风险。教育部门借助第三方机构强大的检测能力,不定期开展抽样检查,为教育部门的监管提供有效依据,确保食品安全[5]。
4 结语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机构参与教育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规范食品安全操作,有效提高中小学食堂管理水平,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另外,第三方监管仅是区教育部门监管和中小学管理的辅助,各学校是校园食品安全责任的主体,不能本末倒置。希望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可以在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的助力下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方莹.第三方机构监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思考[D].南昌:南昌大学,2014.
[2]张周建.建立食品安全第三方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2):5031-5034.
[3]高玮.B区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1.
[4]袁学青.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模式在高校学生食堂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1,20(4):117-120.
[5]刘春景,连二妮,王照明.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实践及应用:以深圳技术大学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2023(30):1-5.
作者简介:史春悦(1990—),女,天津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