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严志茂摘 要: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能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意味着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针对政府监管、企业加工、市场流通3个方面存在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问题,分别提出相对应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策略,旨在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市场信誉,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为食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食品安全
Research on Safety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ing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YAN Zhimao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safety issues in foo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have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social economy, which means that the safety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social issue tha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afety issues in the foo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process from three aspects: government regulation, enterprise processing, and market circulation, and forms corresponding safety measures for the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 processing process, aiming to improve the market reputation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bilit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Keywords: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processing links; food safety
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是关系到食品从原料到产品的重要生产过程,在上述过程中,涉及众多的生产操作工艺,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能够产生关键影响。本研究在充分考虑顶层、地方、行业到企业的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管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机制、强化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及推动市场治理力量参与监督等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问题对策,旨在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有效解决在政府监管、企业加工和市场流通3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大幅提升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1 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现状
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原料质量不符合标准、生产加工环节卫生条件不合乎规定、生产加工设备维护不足、生产加工技术人员管理失准等安全问题。食品生产加工成品在储运过程中存在的交叉污染等安全风险、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环节存在检测不充分等问题,也会造成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上述安全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监管、企业加工、市场流通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疏漏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为有效解决上述安全问题,需要在数字化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lobal Migration to2D,GM2D)应用试点、标杆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追溯二维码可视化应用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实施的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对应的生产加工安全问题策略,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2 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
2.1 政府监管环节
(1)在食品生产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在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上,亟待应用更加有效、科学的安全要求,持续提升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及流通等环节,加大监管推动力度,助力企业完成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设备更新、优化;形成全覆盖的全供应链可追溯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精确跟踪食品原料来源、生产加工技术及配料、添加剂等。(2)在执法力度、举报机制和信息公示监管维度上,政府仍然需要强化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违规行为处罚、纠偏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机制,依靠社交媒体和官方网站等宣传渠道,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2 食品加工环节
原料质量、卫生条件、贮运标准、包装审核、质量把控、出厂检验等食品加工环节,存在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微生物超标、温湿度不达标、添加剂或其他添加物超标、标签信息误导、漏检或检测落实不达标等安全问题,成为困扰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性的常见风险。为防止在上述环节所涉及的多个社会面产生食品安全隐患,需要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源头抓起,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管理、监督,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加工意识,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2.3 市场流通环节
食品市场的多元化、生态化特征,决定食品市场流通不仅涉及大型商超,同时覆盖主城区周边县乡商店、市场等,在上述市场经营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通常更加青睐零售、分销成本低、需求高的食品。在部分市场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法律认知的前提下,产生诸如采购源头渠道不明、产品质量把控不严、不安全产品鉴别能力缺乏、利益驱动下的质量参差等重大食品安全管理隐患,难以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保障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的对策
3.1 建立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机制
(1)形成食品生产企业长效监督机制。①为保障市场消费主体健康、生命安全,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加工许可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依法对食品生产企业资质进行审核,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加工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生产加工。②为强化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日常监管,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定期完成食品生产企业巡查,动态了解企业的生产加工条件、情况等,一旦发现存在加工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接受相应处理。③为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加工产品质量,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指导、监督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控制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质量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与此同时,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下,持续增加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检测投入,主动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公开信用信息等形式,强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2)施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守护“舌尖”安全。为保障市场运行稳定,施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成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食品消费权益的必要手段[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主动接受所在区域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服务指导,深刻意识到“四个最严”要求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防范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问题、化解社会经济矛盾、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损失、守护“舌尖”安全的正向措施[2]。为探索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特征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施行模式,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长效监督机制,政府及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在综合考量食品生产企业营收、从业人员数量、信用及风险情况的基础上,联动保险、金融机构,合理设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保费标准及赔付条例,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加工安全问题发生后,食品生产企业切实履职尽责,进行有效赔偿[3]。
(3)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加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保险、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对接,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加工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完成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环节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查,及时传递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信息,保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效率,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在加工环节上的安全预防意识及管理能力,规避市场乱象。
3.2 强化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1)深度治理食品生产企业经营环境。食品生产企业要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主动强化加工环节的安全性,树立牢固的企业责任感,在生产加工源头上、过程中,依法合规地完成标准操作。在源头上,食品生产企业要积极引入前沿生产技术、设备,持续提升食品生产加工精细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准;过程中,严把食品生产加工检验关口,严防农药、兽药残留超出标准。食品生产企业要配合政府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可追溯食品政府激励机制,建立食品生产加工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全过程、可溯源的食品生产加工管理[4-5]。
(2)积极改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安全现状。食品生产企业要利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降低生产加工污染,精细化控制食品生产加工品质。①为顺利完成技术升级与革新,企业需要建立自主技术研发团队完成食品生产技术探索;企业需要培训生产加工一线人员,确保生产加工技术先进性和安全性,新工艺与新设备得到充分落实应用。②为全面改善企业食品生产加工质量,企业要主动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实现最优资源分配,提升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效率,降本增效;积极引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认证[6],辅助识别、管控生产加工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包括微生物、化学及物理危害性因素等,更加全面了解、改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③为及时发现潜在的生产加工安全问题,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通过定期开展现场抽检等,持续监测相关检验数据、结论等,评估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风险,便于及时采取对应处置措施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3)配合落实食品生产企业“红黑榜”安全监管制度。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要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防止被列入“黑榜”。食品生产企业要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强化内控,定期进行自检自查自纠,持续提升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性,防止因小失大,保证生产、加工等环节符合安全生产加工标准。食品生产企业要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主动配合所在区域市场监管部门,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通过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增大诚信度、透明度,争取被列入“红榜”,成为行业典范。
3.3 推动市场治理力量参与监督
(1)强化消费力量参与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治理。①为构建政府、企业与市场“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在加工环节安全程度上的公开度、透明性,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食品生产企业可利用互联网+、社交App等现代化媒体通信技术,与消费力量之间搭建基于市场的食品生产加工沟通渠道,通过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督平台、线上举报信箱、企业生产开放日等形式,为市场提供了解、监督与反馈的参与入口,形成便捷化的监督反馈机制,促使市场全面了解食品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部过程,强化消费力量对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的信赖,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水平,增强社会公信力。②为推动食品生产技术完成更高标准的技术改造,获得优质的生产工艺优化动能,食品生产企业要在充分听取市场反馈的基础上,满足消费力量在食品安全上的高品质诉求,持续加速产业升级。③食品生产企业可通过举办食品生产加工安全讲座、发布食品安全科普内容、传播食品安全宣传视频等方式,积极传播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知识,提升市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能力,助力消费力量成为市场治理的“智囊”。与此同时,持续鼓励消费者协会、食品安全志愿者组织等有效参与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监督与维权。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针对性采纳相关意见,对于主动整改加工环节安全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