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现状和质量提升策略
作者: 王艳摘 要:食品抽检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市场监管部门进行食品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重要性和基本情况,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推动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对策
The Status Quo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at Grassroots Level
WANG Yan
(Dongming County Market Authority, Heze 2745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mpl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grass-roo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an important means for market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to carry out food supervision. This study introduced the importance and basic situation of grassroo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work,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grassroo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work,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work.
Keywords: food safety;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食品安全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结构逐渐调整,健康饮食、安全饮食成为食品发展新理念。为迎合食品市场发展需求,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持续上升。尽管如此,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为满足现阶段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我国市场监管部门普遍采用抽样检查等形式进行安全监管[1]。监督抽样检查作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管工作的总抓手,旨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掌握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能够保障基层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质效,是增强公众食品安全信心,实现社会共同监管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1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现状
1.1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意义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是客观评价基层食品安全状况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能够帮助监管部门了解管辖区域内的食品发展现状,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从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抽样监督,减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概率,保障了食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食品抽检工作能够约束各食品经营者的生产销售行为,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将及时进行处理,通过严厉惩处和严格执法等措施震慑其他食品经营厂商,督促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源头上保障基层食品安全。
1.2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基本情况
县区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开展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根据当地乡镇、农村等地区食品生产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所在区域食品安全抽样方案。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大部分是通过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等方式开展,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合格食品以及相关食品经营厂商,旨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
2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抽检工作经费和人员不足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通知》,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应当覆盖全部食品类别,由国家统一安排计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4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量逐步提升,但抽检经费难以满足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需要。在此情况下,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难以得到全面落实,在工作开展中往往通过避免高价抽检类型、减少食品抽检项目等方式节约抽检资金,因此难以保障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质量。此外,专业技术人才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重要基础,食品抽检需要配备专业抽检人员。现阶段,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量较大,监管部门缺乏专业检测技术人才,且抽检人员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日益增大。
2.2 抽样具有重复性
抽样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基础工作,是评价食品质量安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等的重要基础条件。食品安全抽样过程涉及抽样方法选择、样品选择、检验人员确定等方面。抽样工作的重复性主要体现在对同一食品进行多次抽检或样品选择集中在同一食品类别等。重复抽样主要是监管部门对同一批次不同环节的食品进行多次抽检,各地区监管部门对同一批次产品进行不同方式的抽样检查。重复抽样不仅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抽检工作量,也对被抽检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造成压力和负面影响[3]。
2.3 抽检工作不均衡、不全面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①食品安全监督抽样种类不全面。为方便食品抽样样品处理,抽检人员往往在抽检时选择储存和检测便捷的样本进行抽样,以提高样本抽检效率。此举容易导致样本抽检对象不全面等情况,难以真实反映基层食品安全风险状况。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区域不均衡。基于缓解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压力等考虑,市场监管部门往往将抽检工作分发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开展。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基层食品安全基本情况了解较少,难以制订科学有效的抽检计划[4]。
2.4 抽检信息利用和评价不足
食品抽检工作作为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能够打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然而,目前对于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的评价利用较少,多是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经营厂商进行惩处,并未进一步加强对抽检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评价利用。①不同监管人员在现场抽检工作中存在差异性,对于被抽检单位实际经营情况、样品状态等信息未能及时记录,在检验报告出具后也未能对原始现场资料进行登记匹配,导致在后期抽检数据整理利用时存在误差和缺失,给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造成不便[5]。②基层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将抽检结果回馈至被抽检单位,未能建立追踪回溯机制,无法实现长效监管,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监督的效果。
2.5 应急抽检响应机制不完善
应急抽样检测机制的重点在于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部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尚未建立应急抽样响应机制,部分地区虽然建立了相应制度但尚未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完善和严格落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面临食品安全紧急事件时,监管人员和抽检人员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检验现场,抽检响应时间较长,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此外,抽检人员与监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也可能导致抽检设备、抽检方法与实际被检测样品不适配,最终影响后续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的进度。
3 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抽检经费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
为保障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有效推进,相关部门应当落实抽检经费保障,加大抽检经费投入,设立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专项经费资金,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监督管理,从抽检数量、抽检时效、抽检成本等方面对抽检专项资金申请进行评价和审批,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培养专业抽样检测人才队伍,从法律法规、食品抽检技术、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进行培训和考核,定期开展业务能力考试,同时关注抽检人员责任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质量。为提高基层抽检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监管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难度和工作总量发放薪酬福利,保障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3.2 开展智慧抽检监督管理工作
为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抽样,应当建立智慧抽检管理平台,实现智慧数字化监管。①对比分析每次抽检数据结果。对于多次抽检结果较好的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适当降低年度抽检比例;对于年度出现两次及以上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适当增加年度抽检比例,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质量和效率。②建立食品抽检流程数字化追溯机制。通过条形码、编码等方式建立抽检信息追踪机制。对于生产、运输、销售等不同环节食品抽检结果基本相似的食品种类,可以采用单一环节的抽样方式,通过信息扫描追溯等方式对已抽检信息及抽检结果进行标识。后续环节中,可通过扫码等方式查询抽检结果,避免重复抽样检测,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经济效益。
3.3 制订均衡全面的抽检计划
为保证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全面均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订抽检年度计划。结合当地食品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参照历年监督抽检数据分析结果,根据食品类型、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抽检不合格项目以及抽检不合格区域等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赋权,确定抽检任务量、抽检类别、抽检区域等基本信息,最终制订科学合理的年度抽检计划,以保证抽样检查计划符合当地食品安全监管实际情况。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在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业务合作时,应当明确抽样检测服务内容,落实抽检工作细节,安排监管人员入驻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跟进抽检相关工作,根据抽检计划合理进行工作分配,保障第三方承接机构的抽检工作质量和效率。
3.4 提高抽检数据结果应用和评价
抽检数据结果是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月度、季度、半年度以及年度等不同阶段对抽检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对比,从抽检环节、食品类别、抽检区域以及抽检项目等不同角度进行数据分类整理,撰写相应的抽样检测报告,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总结。为提高抽检结果的有效性,提升抽检结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作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抽检标准流程和抽检操作规范,包括现场抽检应当收集并核对的被检方资料信息、现场状况、样本记录以及抽检结果等,保证各项抽检信息的可追溯性。同时,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抽检结果反馈至被抽检企业,对于出现不合格抽检结果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持续跟进整改效果。
3.5 强化应急抽检相应机制
基层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当根据政府部门相关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应急管理办法,按照不同食品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等级设置抽检应急管理办法中的领导组织、检测设备、抽样方案、检测结果以及信息上报等相关内容。此外,按照食品安全发生地区进行就近原则分配是保障应急抽检响应效率和检测质量的关键。此举有利于相关人员及时出具抽检结果报告,并根据抽检结果及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判断和处理。
4 结语
食品安全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能够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本文论述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现状,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存在的问题,如抽检工作经费和人员不足、抽样具有重复性、抽检工作不均衡不全面、抽检信息利用和评价不足以及应急抽检响应机制不完善等,并据此提出加强抽检经费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智慧抽检监督管理工作、制订均衡全面的抽检计划、提高抽检数据结果应用和评价以及强化应急抽检相应机制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曹敏.基层食品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4,30(9):120-122.
[2]刘跳跳,郑欣欣,田丹阳.基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结果分析:以2020—2021年咸阳市的3个县为例[J].现代食品,2022,28(3):110-113.
[3]袁巍.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食品工业,2023(22):66-68.
[4]詹少丹.浅谈近年来基层食品监督抽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0,1(1):63-64.
[5]黄功允.福建基层食品安全抽检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8(8):65-70.
作者简介:王艳(1975—),女,山东菏泽人,大专。研究方向:食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