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作者: 汪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商平台外卖业务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梳理了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现状,深入剖析了现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优化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手段和加强社会共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电商平台;外卖食品;食品安全;法律监管

Research on the Safety Supervision of Takeout Food on E-Commerce Platforms

WANG Ling

(Law & Business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takeaway business of China’s e-commerce platforms has expanded rapidl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of takeawa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sing a threat to consumer rights and public safety.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keaway food safety on e-commerce platforms, deeply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regulatory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improv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ptimizing the regulatory system, innovating regulatory means and strengthening social co-governance,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more complete legal supervision system for takeaway food safety on e-commerce platforms.

Keywords: e-commerce platform; takeout food; food safety; legal supervision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商平台外卖业务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捷、多样的餐饮服务。然而,随着外卖市场的扩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从食品卫生到配送安全,均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针对电商平台外卖业务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强法律监管显得尤为迫切。

1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现状

1.1 外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推动下,2023年我国外卖市场呈增长趋势。根据中商情报网的数据,2022年中国外卖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1万亿元,外卖业务成为具有万亿规模的新业态。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了5.4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9.9%[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外卖服务在我国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展示了外卖行业的强劲动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于便捷餐饮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2]。

1.2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尽管外卖市场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食品卫生状况不佳。部分外卖商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卫生管理和监督,卫生条件往往无法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②食材质量参差不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外卖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或来源不明的食材。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③配送过程中的食品污染。外卖食品在配送过程中面临着多种污染风险,如取餐、送餐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操作不当、包装不严、交通工具不卫生等因素影响,导致食品受到污染。此外,配送时间的延长也可能影响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3]。

2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在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方面的规定仍不够完善。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未能充分考虑到电商平台外卖业务的特点和复杂性,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例如,对于外卖平台的责任界定、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要求以及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面,还未能提供明确、具体的指导,使得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难以满足实际监管需求[4]。

2.2 监管体制不够健全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包括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监督等。然而,由于监管职责划分不清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机制不健全,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的现象,不仅浪费了监管资源,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2.3 监管手段单一

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下,监管部门在执行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任务时,面临监管手段单一的挑战。由于电商平台外卖业务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等特点,传统的监管手段往往难以满足当前的监管需求。监管部门在信息获取、数据分析、技术检测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使得监管工作难以覆盖外卖服务的整个产业链,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配送过程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监管的薄弱点[5]。

2.4 社会共治不足

在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的监管中,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发挥监管作用外,消费者、媒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重要。然而,当前社会共治的局面尚未形成,这些社会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消费者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投诉渠道和维权手段;媒体在监督报道时可能面临信息获取困难、报道力度不足等问题;行业协会则可能因为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难以在行业内部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监管的难度。

3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针对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的专门法规是当务之急。目前,虽然已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但专门针对电商平台外卖安全问题的法规相对匮乏。制定的针对性法规应明确监管职责,使各监管部门明确各自在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范围。例如,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对外卖平台的准入审核职责,确保进入平台的商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卫生条件;明确卫生部门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制定和监督职责,确保食品在制作环节符合安全要求。同时,法规还应明确处罚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例如,对于外卖商家的违规行为,如使用过期食材、加工环境不卫生等,应制定严格的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对于电商平台,如果未能履行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责任,也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促使平台加强自我管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以依据明确的法律条款,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避免因法律依据不明而出现执法难的问题。此外,专门法规的制定还可以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当消费者遇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要求商家和平台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2 健全监管体制

①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是健全监管体制的关键。在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应根据自身职能,明确在监管中的具体职责。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应负责外卖商家的营业执照发放、日常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卫生部门应负责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商务部门应负责电商平台的行业管理,督促平台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②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可以消除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现象。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信息的互通有无。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某外卖商家存在卫生问题,可以及时将信息通报给卫生部门,由卫生部门进行专业的卫生检查和指导。同时,对于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管问题,可以成立联合执法小组,共同开展执法行动,提高监管效率。③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制,将监管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6]。

3.3 创新监管手段

在电商平台外卖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创新监管手段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①大数据分析能够整合外卖平台上的多元信息。通过分析商家信息,监管部门可以了解商家的经营资质和过往记录;消费者评价则能直观反映食品的实际品质和卫生状况;食品销售数据能揭示热门食品种类及销售趋势。当在某区域多家外卖商家的消费者评价中发现食品卫生问题时,监管部门可快速锁定该区域展开重点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外卖食品全程追溯。在生产环节,利用物联网设备监测原材料来源和质量,确保食材安全可靠;加工环节中,可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卫生状况,杜绝不规范操作;配送环节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配送路径和温度变化的跟踪,防止食品在运输中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追溯系统能迅速确定问题环节,为精准处理提供依据。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食品图片的分析,判断其外观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例如,识别食品表面是否有霉变、异物等情况,可在问题发生前及时预警。

3.4 发挥社会共治作用

①消费者作为外卖食品的直接使用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着最为切身的感受,因此加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在购买外卖食品时,能够主动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通过查看商家的资质可以确保其合法经营,而参考消费者评价则有助于了解食品的实际品质。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不仅能维护自身权益,也能促使商家更加重视食品安全。②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监督者,在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曝光。当发现外卖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或不良商家的违规行为时,媒体的报道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给相关部门和企业带来舆论压力,促使他们迅速采取整改措施。同时,媒体还可以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如通过案例解读,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别问题食品,增强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4 结语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直接关联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和公共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当前监管体系中的诸多不足,相关部门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系统性地加强法律监管。这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填补现有法律空白;健全监管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强化协同监管;创新监管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发挥社会共治作用,鼓励和引导消费者、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等。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有助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同时能够保障外卖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商情报网.2024年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分析[EB/OL].(2024-07-24)[2024-09-12].https://m.askci.com/news/chanye/20240724/100746272178686620337822.shtml.

[2]于姗姗.外卖平台的垄断行为及规制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3(1):24-27.

[3]李秀云.浅谈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及思考[J].食品界,2023(11):117-119.

[4]李仁杰,李林秋,刘栩懿,等.互联网订餐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J].食品工业,2022,43(7):328-333.

[5]马瑶.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问题探究[J].中外食品工业,2024(4):13-15.

[6]曹金容.外卖食品安全风险的治理构建与实践向度[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2(5):72-8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