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工作探析
作者: 杨如箴 李佳 陈启飞摘 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检验检测工作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样品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样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水平,保障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样品管理;探析
Analysis on Sampl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YANG Ruzhen, LI Jia, CHEN Qifei
(Ili Kazakh Autonomous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Center, Yining 83500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major issu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erve as crucial technical tool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ampl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its scientificity and standardiza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inspection and testing result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ample management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mple manage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ensure the fair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results,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ample management; analysis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模式正在向更高层次和个性化需求转变,对多样化和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公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关键技术保障,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和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样品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样品管理环节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因此,加强样品管理工作,确保样品抽取工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提高样品管理的规范性,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样品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样品管理的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处置、检测和记录等多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样品管理是确保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实验室计量认证、机构考核、监督抽查及飞行检查工作开展中的关键点[1]。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样品管理环节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问题可能源于样品采集的不规范、制样过程的不严谨、保存条件的不适宜以及记录的不完整等。
为了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样品管理流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操作程序。这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还需要专业人员的细致操作和持续的质量监督。通过持续改进样品管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综合效能,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体系适用性不够
在当前的质量体系管理中,一些机构在遵循相关标准或工作要求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完全按照《检测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细则》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样品采集程序和样品管理程序[2-3]。这不仅影响了样品抽取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还可能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2.2 样品管理不到位
样品管理是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核心环节,应遵循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及信息的完整性等管理原则,确保每一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4-5]。然而,实际操作中,一些实验室在样品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严格遵守体系文件及相关规章制度要求。例如,样品信息登记不够详尽、留样保存措施不当、处置流程缺乏规范、制备方法不够严谨、制备数量不符合要求以及样品标识不清晰等问题[6]。这些问题都可能对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样品采集、制备程序不规范
样品采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首要环节,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抽样计划不规范、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以及抽样方法不标准等问题,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往往受到挑战[7-9]。例如,采样方法、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量的选择,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在样品制备阶段,不当的操作或外界干扰同样可能影响样品的真实性,进而影响检测结果。例如,制样设备和制样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样品均一性,还可能造成交叉污染,影响后续检测。因此,确保采样和制备程序的规范性,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4 样品流转过程不规范
样品流转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例如,在实际操作中,若未遵循明确的流转计划和流程,样品可能会在流转中出现延误或混乱。此外,流转过程中若未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样品可能会因物理损坏、温度变化或不当处理而变质。不完整的流转记录或标识错误会妨碍样品的追溯性,影响责任追究和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若流转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未根据样品特性进行控制,也可能改变样品性质,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 检测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充分的实践经验,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检测人员若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不熟悉,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导致检测流程不符合规定,或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部分检测人员由于职业认同感不足或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6 实验室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确保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安全的关键环节,质量监管机制是否完善对检测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实验室质量监管机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短板直接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体系运行的系统性。例如,质量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会降低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不规范的监管流程会增加检测错误的发生风险。
3 改进建议
3.1 加强质量体系文件的适用性
样品管理的标准化流程是确保样品管理有效性的基础。检验检测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样品管理程序文件及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样品的接收、制备、保存、流转、复测和处置等环节,并明确每个环节的关键点和操作规范。为了提高质量体系的适用性,机构需要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能够持续满足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检验检测机构必须动态调整其管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社会期望。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进行样品采集和管理时,应遵循《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及《实验室样品管理指南》(SN/T 3509—2013)[10]中的规定,确保样品的采集、接收、流转等环节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待测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3.2 规范样品采集和制备工作流程
样品采集和制备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基础。样品采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需要加强样品采集的规范性,确保样品能够真实反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在采样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双随机”原则,确保抽样的随机性、真实性和代表性[11]。在样品制备时,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方法,确保样品制备的精确性。同时,加强对样品采集和制备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在采样工作开始之前,应根据检测任务的性质制定合理的抽样规划、选派具有资格的技术人员(接受过采样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开展采样工作。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样品中目标物分布不均匀,样品制备环节的规范性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制样人员需要提高样品制备的精确性,确保样品能够反映农产品的实际情况。
3.3 建立和完善样品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而样品管理规范是确保样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建立样品管理的监督机制,形成样品采集至样品处置闭环管理的制度[4]。为有效管理样品,需建立和完善样品接收、保存、传递和处置程序,确保样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保持其原始特性,保护检验检测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应设立独立的样品室或配备适宜的设施来妥善保存样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专人负责管理。同时,要确保样品在整个检测流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变质、丢失或损坏,以保障样品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用于保存样品的容器应符合样品的特性需要,并且实验室应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持续加强对样品保存条件的控制,确保在保存过程中样品本身及待测组分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样品接收环节,样品接收人员应在收样时认真检查样品及相关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对应检验检测工作的适宜性,明确样品数量、样品状态、检验依据、检测方法以及其他已商定的内容,并对样品进行编号并加贴唯一性编号标识,确保样品可追溯。在样品制备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根据监测类型做好样品检测状态及样品类型的正确标识,以便于流转过程中样品管理人员对被检样品实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