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林业局聚力保障广西特色食用林产品安全,以科技支撑产品高质量发展
作者: 蔚宏奎 谭华昌 陈松武 覃子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以科技支撑为主导,积极推进广西八角等特色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稳把产品源头质量安全
一是落实食用林产品种植与养殖等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探索建立生产环节(含产地环境)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2024年,广西林业局印发《2024年自治区级食用林产品监测方案》,食用林产品监测数量达2 350批次,重点监测广西种植规模较大、药食同源的14种食用林产品,监测区域覆盖广西14个地市、67个县(区)。其中持续将八角风险监测列入自治区级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的重点内容,2021-2024年采集监测并分析了八角样品1 320批次,区域覆盖南宁市、梧州市、防城港市和玉林市等10个市县(区),基本摸清八角产品的质量状况,明确了八角中主要重金属污染风险因子,提高了八角产品风险发现和防范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对八角产品的风险防控能力、源头追溯能力。组织开展《广西特色食用林产品重金属时空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广西主要香调料产品重金属时空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两个科研项目。同时,积极构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抽样系统,实现智能语音录入数据信息,系统自动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和存档等流程化管理,提升林产品检测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从源头强化产品质量监管,稳步提升广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广高产稳产种植技术
一是加强对良种选育、新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技术标准研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从源头解决低质低效、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难题。组织编制以“玉林八角”地理标志产品的《T/CFNA 6702—202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玉林八角 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T/CFNA 6703—202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玉林八角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T/CFNA 6704—202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玉林八角 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10项团体标准。
二是强化基层种植技术指导,科学指导林农种植经营。2024年广西林业局组织开展林业科普惠农增收活动24期,累计培训林农1 637人,发放技术手册4 550册,通过专家的现场示范与指导向林农传播八角丰产栽培技术。以综合抚育措施、八角林下套种中草药等相关科技项目为依托,走出了八角林低改的新路子。在广西梧州、玉林、百色等八角主产区,八角年平均产量可达750~1 000公斤/亩,产量是低改前的10~20倍,通过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促进了八角经济林的高产优质稳产。
三、积极培育经营主体,提升产品品牌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广西地方食用林产品产业经营示范作用,促进特色林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指导玉林建设中国—东盟香料交易中心,推动形成以玉林、梧州、防城港为核心的八角产业集群。目前,藤县八角已成为广西特色经济林品牌。
二是以科技推广项目为引领,通过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品牌示范区。当前,广西八角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近2 000亩。例如,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创建了六万大山四季香海八角产业(核心)示范区,打造了八角种植示范基地,并创新经营方式建立八角品牌文化,发展八角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康养项目。与此同时,在2024年世界林木业大会、2024年世界林产品及木材品展览会上,广西林科院培育的八角良种“桂八角古龙5号”在多个展厅上作为高品质森林绿色食品良种进行了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