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探讨
作者: 王登远作者简介:王登远(1989—),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分析与检测。
摘 要:食品安全工作事关现代农业、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息息相关。为了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本文阐述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分析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县级检验检测中心;作用;问题;建议
Discussion on Promoting Food Safety Work in County Leve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s
WANG Dengyuan
(Jinxing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Jining 2722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work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food industr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long-term social st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od safety work,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ole that the county-leve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should play in the food safety work,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nty-leve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food safety; county-leve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s; roles; problems; suggestions
近年来,我国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等。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并将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确保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食品检测工作可以为监管部门在维护食品日常监管秩序、打击食品违法犯罪、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1-2]。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所辖区域内的食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是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具有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工作最为前沿的特点,是食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关键环节[3-4]。因此,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依托部门职能和技术优势,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更好地助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1 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在食品安全中发挥的作用
1.1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在原料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会导致食品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5-7]。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脏、乱、差的加工环境会导致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超标,从而引起食品变质[8]。在食品贮存、运输过程中,部分食品的腐烂、霉变会导致食品中生物毒素的聚积,进而引起食品污染[9-10]。这些质量不合格的食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会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与生命,还会对食品行业造成沉重的打击[11]。由此可见,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是事关人们健康、经济发展的大事。通过对食品进行检测,可以发现质量不合格、不达标的食品,有助于相关企业对这些食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综上可知,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中的工作最为前沿,更应发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作用。
1.2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还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支撑。通过对农业的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进行检测,进而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对食品进行检测,监管人员可以准确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确定有害物质的数量以及种类,并对不合格的食品进行及时追回,防止事件的扩大。因此,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提供的检测数据,可以帮助监督部门更加科学和有效地监督食品安全,进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经济的发展[12-13]。此外,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可以提供快检技术解疑交流平台,向一线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尽量避免假阳性、假阴性检测结果,切实提高一线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快检水平和操作技能。只有对食品进行科学的检测,才能做好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1.3 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是部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且一些不法经营者为获得最大利润未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不利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切实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强化其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食品安全、珍爱生命健康的良好氛围[14-15],才能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例如,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方式,让人们实地观摩食品检测流程,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商超活动,向消费者宣讲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去除果蔬中农药残留、鉴别注水肉等食品安全防范措施,这样不仅能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能增强食品经营者的守法经营责任意识;通过开展向食品生产企业送科技活动,向企业讲解食品安全检测指标,不仅可以从源头提升食品质量安全,还能帮助企业提升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总之,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发挥倡导全社会共筑食品安全,共同保障“餐桌上的民生”的作用。
2 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人员少,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刚成立时,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从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抽调组建而成的。由于基层政府对检测工作不够重视,被抽调的人员大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16-17]。近年来,虽然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招聘了一些高校毕业生来充实检测队伍,但这些新职工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在短期内很难从事检测工作。虽然省、市相关部门组织了多次业务培训,但理论知识的培训较多,实际操作的培训较少,且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提升不明显。县级检验检测中心还需要承担创城、包村等其他工作,导致许多检测人员没有太多精力投入检测工作,对检测标准、仪器操作、认证等内容缺乏深入研究,甚至存在检不了、检不准的情况。
2.2 检测设备较为落后,检测项目偏少
先进的检测设备是检测工作的基本要素,也是不断提升检测能力的基本条件。由于部分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低,在检测上投入的经费有限,导致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没有充足的经费购买高精端的检测设备[18]。同时许多检测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加上维护保养不及时而频繁发生故障,甚至部分检测设备处于报废边缘。先进检测设备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县级检验检测中心的发展,导致检测工作举步维艰。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可检测的指标项目多少是检测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部分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只有几十个检测指标,甚至未取得CAM和CATL双认证资质。
2.3 缺少激励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差
目前,部分检测机构的薪资相对固定,可上调的薪酬十分有限,工资构成与员工的实际贡献和工作业绩关联性不大,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县级检验检测中心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较低,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因受岗位限制,晋升较慢,产生了工作怠慢消极的态度,挫伤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此外,部分县级检验检测中心为职工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培训力度也不够深入,导致一些年轻职工丧失了学习热情,专业知识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3 提升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能力的建议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检测能力
21世纪最重要的财富是人才,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县级检验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就很难提升,也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提高检测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是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发展的首要任务。
①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肩负中心发展的重担。②招聘专业对口的应届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肩负中心的未来希望。③开展业务培训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操培训,让检测人员不仅能学到检测标准和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还能掌握样品的前处理、仪器的操作与维护等实操技能。④与实力强的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让检测能力跟得上目前工作的需求。
3.2 加大设备投入,增加检测项目指标
①基层政府应加大对县级检验检测中心的扶持力度,增加在检测上的财政投入,将检测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②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重点更新、配置高精端的检测设备,从而满足目前检测工作的需要[19]。③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安排专门人员对高精端的检测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严格按照说明书和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④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在保持现有检测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设备,重点扩增质量安全指标方面的参数,进而提高检测能力和增加检测范围。
3.3 完善工资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合理的工资制度可以为优秀员工提供较高的薪酬水平,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吸引高素质人才。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将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从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②当地政府应提高县级检验检测中心的中高级职称比例,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当地政府应完善职称评价方式,提高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评价权重。③深入了解年轻职工的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让年轻职工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进而提高年轻职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④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应加大奖励力度,如将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向检测一线倾斜。
4 结语
县级检验检测中心不管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还是在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等方面都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推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大部分县级检验检测中心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县级检验检测中心需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和完善工资制度等多种措施,切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提升检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守文.新时期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模式的研究[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6):28-33.
[2]吴林璠.公共管理视域下中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研究:书评《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研究》[J].肉类研究,2019(10):88-89.
[3]杜海梅.对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方案设计的深度探讨[J].农产品加工,2016(5):59-62.
[4]王茜,叶琴,张莉.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职能作用初探[J].南方农机,2013(6):22-24.
[5]马芳东.试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与实施对策[J].农家参谋,2022(7):28-30.
[6]张新仕,王桂荣,李敏,等.农业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7,47(4):162-167.
[7]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1):1-5.
[8]孙岩琳.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16.
[9]江静.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J].中国食品,2022(3):86-88.
[10]郑继玲.食品工程质量与食品安全[J].食品界,2021(5):101.
[11]王辉.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概况[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1):2767-2774.
[12]李娌.洪泽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129-130.
[13]张龙振,董海胜,雷浪伟,等.区块链技术在航天食品中的应用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6):1966-1973.
[14]马昊楠.首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日臻完善消费者使用意识仍待提高[J].首都医药,2014,21(15):15-16.
[15]和胜坤.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J].食品界,2018(6):37.
[16]詹少丹.浅谈基层县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食品,2016(14):9-10.
[17]叶海云,俞国珍,金玲亚.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关键点控制分析[J].中国检验检测,2020,28(2):
48-50.
[18]常晓途,曾习文,覃业欣,等.浅论县级市场监管系统检验检测机构食用农产品检验能力建设[J].现代食品,2023,29(15):23-27.
[19]张冬梅.浅谈县级食品检测机构如何提升技术支撑能力[J].科学技术创新,2017(2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