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安全调查的食品检测发展方向分析

作者: 马淑荣

基于食品安全调查的食品检测发展方向分析 0

摘 要: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区市售的食品进行质量检测,了解该区的食品安全质量情况,同时提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策略,分析食品检测未来发展的方向。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食品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收集、检测及评价。结果:通过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肉制品、奶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9%、98%;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为食品营养成分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微生物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及重金属超标问题,共检出48项,占比分别为18.75%、25.00%、18.75%、16.67%和20.83%。结论:北京市密云区的食品质量合格率较高,针对部分不合格情况,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确保人们的食品卫生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检测发展方向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od Testing based on Food Safety Investigation

MA Shurong

(Beijing Miyu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1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food sold in Beijing Miyun district, the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situation in this area can be understood,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an be put forwar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od inspection can be analyzed. Method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ested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 food inspection methods. Results: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food safety problems of 200 samples sold in Miyun in 2021, the qualified rates of meat products and dairy products were 99% and 98% respectively. The main food safety problems were food nutrition, food additives, microorganisms, pesticide residues and heavy metal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and 48 items were detected, accounting for 18.75%, 25.00%, 18.75%, 16.67% and 20.8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qualified rate of food quality in Beijing Miyun district is high. In view of some unqualified condition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to ensure people's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fety; food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od detection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国内的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食品安全领域乃至全国上下的巨大轰动,近些年欧盟也出现了许多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案例,包括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在内的7个国家发现的受到杀虫剂污染的鸡蛋、附着霉菌毒素的农作物等[1]。在全球范围内,由于食品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到每年数百万到数十亿美元。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解决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保障人们身体、生活健康的重要前提。食品产业分布范围较广、规模大小不同、数量众多的现象及生产企业的不诚信,致使大量的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导致市场监管部门措手不及。解决食品生产行业乱象、保障食品卫生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这对于保障食品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密云区市售的食品的进行质量检测,了解其质量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策略,同时分析了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通过对2021年密云区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肉制品、奶制品等的合格率,分析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应用技术。

1.2 研究方法

本实验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任务的检验机构负责本次食品安全风险检测样本的采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由样品采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协助完成样品采集任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及细菌鉴定仪等设备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标准对食品的质量进行判断。

1.3 判断指标

将采集好的样品进行食品安全质量的检测,检测内容为微生物、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食品添加剂及食品营养成分等,收集实验结果,绘制成表格。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 23.0的统计学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肉制品、奶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6.77%、86.37%,总合格率为92.00%。

2.2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统计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本次食品质量检测应用的检测技术有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近红外波谱技术、免疫学技术、膜电极技术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等,检测的项次共计658次,其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近红外波谱技术、免疫学技术、膜电极技术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分别占比为19.91%、24.47%、13.53%、23.25%和18.84%。

2.3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情况统计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情况如表3所示。通过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合格件数为184件,不合格件数为16件,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为食品营养成分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微生物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和重金属超标问题,共检出48项,占比分别为18.75%、25.00%、18.75%、16.67%和20.83%。

3 讨论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也逐渐增加,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一环,通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够有效为食品卫生部门的监管提供参考,有效的食品检测是食品监管有效的关键。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快速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提高效率,因此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与食品质量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为快速检测技术,其主要特点为检测速度较快、结果获得速度较快。过去常规的食品质量检测方法一般要耗时2 h左右才会得到检测结果,而快速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仅仅需要耗费10~15 min即可完成检测任务,获得结果[3]。

3.1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3.1.1 食品检测的问题

当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迅速,这不仅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味觉体验,还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体验。但在食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制作工序的速度加快和食品添加剂的不断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部分生产商为了增添食品的色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味觉体验,添加了大量的不合标准的添加剂,在人体摄入后,会导致人体出现机体损害,或导致人体死亡[4]。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肉制品、奶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6.77%、86.37%。可见该区食品质量总体来看较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的情况主要为食品营养成分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微生物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及重金属超标问题,食品监管部门需要对此加大监管力度。

3.1.2 食品质量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合格件数为184件,不合格件数为16件,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为食品营养成分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微生物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及重金属超标问题,共检出48项,占比分别为18.75%、25.00%、18.75%、16.67%和20.83%。对密云区食品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导致食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①农业和畜牧业在种植和养殖的过程中常存在大量使用生长激素、喷洒农药、动物防疫药品滥用等情况,导致食品中存在大量的化学污染物和重金属物质。②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厂家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③在很多食品中毒事件中,很多都是被食品中的微生物感染导致,其主要原因在于在食品的流通过程中未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导致病菌滋生。④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材料未做好消毒和杀菌的处理。

3.2 食品快速检测常用技术

3.2.1 食品快速检测常用技术

传统食品检测技术耗时长、操作复杂,无法满足检测的需求[5]。通过对2021年密云市售的200件样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后得出,本次食品质量检测应用的检测技术有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近红外波谱技术、免疫学技术、膜电极技术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等,检测的项次共计658次,其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近红外波谱技术、免疫学技术、膜电极技术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分别占比为19.91%、24.47%、13.53%、23.25%和18.84%。

(1)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在本次实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的项次为131次,比例为19.91%。其可通过对食品进行生物传感器检测,运用其检测技术的运算方式,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结果,再在光和电的信号传输下,完成数据的传输和记录,进而获取食品中的信息[6]。相较于其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效率和灵敏度更高,且体积较小、操作便捷、获得数据的速度更快。通常应用于食品农药和兽药残余含量的检测过程中,且可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检测效率较高。

(2)近红外波谱技术。近红外波谱技术在本次实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的项次为161次,比例为24.47%。是食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原理为通过使用近红外光照对被检测的食品进行照射,进而在检测的样品表层及食品的内部形成不同的光路,通过对不同光路反映的吸收情况进行分析,就能够实现对样品成分的检测,在检测有机食品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