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下的食品安全浅析
作者: 吴麟 宋晶 李涛 石晋 孙婷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国民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形象,对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升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方案的探索非常必要。本文将从食品的生产、流通、监管等环节分析其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监管;社会责任;措施
Analysis of Food Safety at the Present Stage
WU Lin, SONG Jing, LI Tao, SHI Jin, SUN Ting
(Center for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Technology Assessment,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At this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people’s life rhythm,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have also increased. Food safety issues not on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ople, but also affect China’s national image. Food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physical fitness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solutions are very necessary.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safety problems of food production, circulation, supervis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food safety; food supervis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asures
1 食品安全概述及研究意义
1.1 食品安全概述
充足而安全的食品是人们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目前食品安全在广义上有3层含义:①食品数量的安全,即保证所有人能够拥有充足的食物生存以及进行生产活动,能够买得起吃得起生活所需的基本食品;②食品质量的安全,即向人们提供的食物能够具有一定的营养均衡保证,并且食品中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后不会造成消费者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身体疾病;③食品可再生的安全,即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做到绿色环保无污染,对环境以及自然资源不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已步入全面小康社会,食品的供给已经有所保障,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民众以及社会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层次为食品的质量安全,即食品是否营养健康,不含有害物质以及食品生产加工的可再生安全问题。本文将重点从此层次详细剖析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1.2 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频发生。例如“3·15”晚会曝光的“老坛酸菜”事件,以及曾经影响巨大的“三鹿奶粉”事件,都对民众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对社会和谐造成了强烈的震动。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部分添加化学物质的食品流入市场后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被人们购买食用,这些食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发育与代谢,产生不良病症。②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行业关系民生,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势必会对其相关行业以及产业链造成影响,相关企业的经营将会面临重大难题,而其对应的食品企业以及员工也将面临失业风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造成危害,同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污染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食品安全会危害社会和谐[1]。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必然会造成民众恐慌,对国家形象以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3 食品安全的重要研究意义
食品安全是国家保障民生的基本内容,只有食品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现阶段由于疫情的防控呈常态化发展,疫情防控隔离地区的居民食品供应也出现了一定的漏洞,“买菜难”“买菜贵”等食品物资供应缺乏问题频频出现[2]。因此,研究食品安全,除了学术意义以外,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从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以及监管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够充分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发现其中的漏洞,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我国公民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的保障与发展作出贡献。
2 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出现的原因
2.1 我国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部分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曝光,使得社会中对此类问题更加关注。目前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大致如下。①食品源头的污染。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保证其茁壮生长以及少受害虫等啃噬,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甚至使用生产不达标的化肥农药,往往会对作物果实造成影响,产生过多有害物质,致使食品在源头处就出现了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与身体健康。同时过度使用化肥与农药也会对土地、河流造成污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而影响食品安全。②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品违规使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厂商缺乏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加工中不仅不注意生产的卫生,而且过于追求食品美观以及保质期,添加过量的化学物质,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同时也为民众带来了健康隐患。③食品流通过程出现假冒伪劣。一些厂商贪图小利,往往会在生产中掺杂假冒伪劣原料减少成本,通过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④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问题。现阶段由于疫情防控,某些封控区域的食品供应链断裂,导致该区域的民众食品供应不及时,出现食品稀缺、涨价等问题。
2.2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
2.2.1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但一些不法商贩仍然在钻法律漏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仍有待完善。例如,一些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物质,我国法律法规对其品种、性质等有明确规定,但对部分添加物在剂量与使用方法、环节等问题上缺乏严格规定,从而使得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另外,各个地方出台的地方性食品安全法规的全面推进与落实存在困难,一些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往往在食品法规推行以及执行的过程中成为漏网之鱼。一些无良食品生产商家往往在这些地区选址,节省生产成本并且逃脱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或功能型食品以及食品科技不断出现,对于这些方面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跟进力度不够,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2.2.2 食品安全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交叉地带,往往会给不法商贩提供可乘之机。在食品安全的宣传上,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较多,大众以及社会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与影响往往会更加关注,等到热度消退后,相关媒体与政府平台对其后续的行政处罚宣传不足,缺乏对同类的生产厂商的威慑以及树立政府公信力,仍然有商家会“铤而走险”,采取不法行动[3]。在部分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方法手段也较为单一,企业内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从而导致部分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2.2.3 部分食品生产厂商社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商家深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缺乏道德自我约束与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唯利是图”,为了减少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往往不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违法使用化学添加剂、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使得市场上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正常的食品市场经济秩序,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与健康隐患。
3 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与社会监督
现阶段我国针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应当发展更为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减少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统一监管标准,实现食品企业的规范化生产[4]。针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相关部门应增加检测的频率与样本个数,将定期检查与抽查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对食品监管的力度。同时也需要提高社会监督的力量,积极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开设多种食品安全举报渠道,利用社交平台、自媒体等网络形式加强对食品生产厂商的监督以及不法厂商的曝光。对群众的举报及时跟踪反馈,并且推行信息公开,对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监管举措的相关知识,使生产厂商的不法行为无处遁形。
3.2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应加快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力度;提高地方基层管理部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适用能力,及时有效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敦促食品生产厂商学法用法,强化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岗位的法律知识培训。积极研究网络食品违法行为,追究相关网络第三方平台开办者的法律责任,促使其切实承担起对网络食品经营者的资质审查,以及防范假冒伪劣、产品欺诈等行为的义务。加大对违法厂商的处罚力度,对生产制造、运输销售中掺假、假冒、贴牌食品等违法行为直接入罪。
3.3 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厂商的社会责任宣传教育
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商家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与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目前社会应加大对食品生产厂商人员的道德宣传教育,鼓励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行“重义轻利”“童叟无欺”的经商观念,对道德模范食品生产厂商加以表彰与奖励,为其他食品企业树立榜样。定期召开食品企业负责人交流大会,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会议中着重进行道德责任宣传教育,并将道德责任宣传教育的任务布置下放到各个企业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等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从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5]。
3.4 完善疫情防控下的食品供应制度
疫情防控是我国现阶段的关键词,在疫情防控中对居民的食品安全保障也尤为重要。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做好食品运输、销售的对接与监管工作,完善食品供应应急机制,实现相关工作人员的分级负责、责权明确,加大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食品监管与供应力度。并且加强网络食品流通的运输与检测,完善线上采购、线下运输的食品供应链,针对生鲜产品加强卫生检测,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对产品供应链上的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与业务能力培训,增加消毒与卫生检测的频率和力度,推进食品供应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完善疫情防控下的食品供应制度,保证居民的食品安全。
4 结语
食品安全是国家保障民生的基本内容,只有食品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筛查力度,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居民也应当配合工作,对一些不法商贩进行举报。相信未来在政府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将逐渐减少,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和谐。
参考文献
[1]黄永飞.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李光集.新冠肺炎疫情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上海农村经济,2020(11):23-25.
[3]王秀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发展观察,2020(24):51-53.
[4]李亚兵,夏月.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识别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37(2):163-167.
[5]和淑萍,左利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