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作者: 贺子康 张斌 张宇航 虞国平 周国民 张建华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与研究0

摘 要:目的:三亚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存在生产主体参与意愿低、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农产品销售渠道复杂、监管难度大;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三亚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法了解和掌握三亚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确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目录,综合分析三亚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的需求。结果:针对相关问题,对消费方、监管方、生产方等都设计了质量追溯涉及的内容,构建了三亚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结构,明确设计质量追溯的方案。结论:提出了设立追溯体系统一建设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服务水平;引进技术人才,补充和完善人员培训;建立协会伙伴关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同时加强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监管体系等保障机制,为三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亚市;体系构建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增强农产品消费信心具有重要意义[1-2]。质量溯源能够让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信息透明化,为消费终端能够安全食用绿色农产品保驾护航。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三亚市的农产品产量丰厚、品种繁多,优质的三亚市农产品在全国各地声名远扬,在三亚的南繁季节大量的农产品会销往全国的大中型城市[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2010年的三亚豇豆在全国多地的农副产品市场上多次被检测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除此之外类似的问题对三亚的农产品的销售、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保障农产品按照生产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管,才能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4-5]。

农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这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也对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贸易流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6]。只有实行质量追溯和检测制度,才能真正保证农产品质量,群众才能安全食用优质产品[7]。构建农产品的可追溯的信息库,能够把农产品从栽培环节到走向餐桌的各个环节有效地记录下来,从而监控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通过网络给客户提供实时的农产品质量信息追溯服务[8]。在再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依靠三亚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能够快速定位到相关责任人和相关链条,避免了生产方、销售方、中间商等之间的责任不明、相互推诿,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应有权益,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1 问题分析

1.1 生产主体参与意愿低、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农产品质量追溯链条的源头是农户,三亚的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集中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大部分农户对于质量追溯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甚至对于法规的约束存在一定的心理上的排斥性[9]。农产品生产者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对于构建质量追溯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很难正确认识到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对于整个行业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所以往往对于相关的工作不太配合[10]。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生产主体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户在生产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产量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而往往对于农药、化肥的来源以及作用、副作用等并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秉持着能用就行、保证产量就行的原则会造成这种化学品的滥用、误用。如“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组执法人员就曾在凤凰镇、海棠湾、崖州区等多地的农药店中查扣出违禁农药和高毒农药等,这种不合规的化学品的使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一定的挑战[11]。

1.2 农产品销售渠道复杂、监管难度大

根据调查显示,三亚市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大多选择将农产品贩售给上门收购的农业经纪人,还有一部分种植户会选择将农产品运送到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进行销售行为[12]。另外随着网络平台的增加,不少农户也会在微信、淘宝等平台上进行直接销售,由快递公司或物流直接将农产品运送至消费者手中[13]。对于农户而言,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需要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这无疑使得供应链的各个主体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收益且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这使得各行为主体会更倾向于通过其他销售渠道销售避开监管体系;对于监管主体而言,由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复杂且多样化,实现全方位监管、及时监管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14]。

1.3 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技术人才匮乏

做到三亚市整个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监管需要一定的监管人员,三亚的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分散化的生产方式对于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大量的监管人员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堵住每一个可能得质量安全漏洞,对于人力的需求是建设质量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15]。对于质量检测、数据传输保存的专业化设备和仪器而言,操作和使用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现有的检测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规范化的培训,检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而言难以得到保障[16]。现有的基层队伍中人员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环境艰苦且待遇和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相比较低,难以调用基层监管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17]。

2 三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

农产品质量追溯目录一般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消费者身体健康、后果影响等多个因素考量,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目录。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消费量较大的农产品。这种农产品一般来说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比较多,作为消费者日常膳食结构中的常见部分,危害程度较高,产生的后果和负面影响较大,所以需要重点关注。二是在质检环节中风险较高的农产品。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流通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因为相关的因素产生质量安全隐患。追溯质量安全风险高的农产品可以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目录,依据上述原则,可以确定三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如附表所示。

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结构设计

三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在于围绕三亚市重点果蔬产品,以农产品流通过程为主线,以可追溯码为信息传递载体,以农产品可追溯标签为表现形式,结合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实施和“两品一标”认证后的监管,构建“来源可靠、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链条,联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正向跟踪与反向溯源。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础上,充分利用“三品一标”的品牌质量和信誉特征,奠定好三亚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市场基础,提升用户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打造三亚市高端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产品安全信誉。

3.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流程及追溯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生产者的数据采集和监管者的监督管理为主线,最终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赋码销售,以追溯码和二维码作为农产品的唯一标识,对农产品进行溯源操作[18]。该系统可以将农产品从生产种植、加工销售、认证审核等各环节中的数据,实时地记录到追溯系统的溯源数据库中。在农产品收获后,进行加工销售或者入库操作时,生成对应追溯码,并且可以进行追溯码和二维码标签的打印,与相应的农产品绑定,在消费者进行购买时,为消费者提供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查询,实现农产品的跟踪和溯源,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准确的监管内容,为消费者展示真实的追溯结果,提高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任,加强监管者对农产品和生产者的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则可以通过溯源平台,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该对应产品的唯一追溯码,快速检索到该农产品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的详细信息,准确定位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有效地补救。

质量追溯的主体包括农产品品种、数量、生产者、生产地址、生产者联系方式、上市时间、农业投入品等。三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主体方面,包括:农产品生产端(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企业),农产品流通端(小商小贩、批发商、零售商、出岛收购商)。新认定且未享受过省“三品一标”扶持政策的主体;正在或准备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及名特优新认证的主体;已获“三品一标”认证且未实施过质量安全追溯项目的主体;不属于以上各类型的市淮优产品生产主体和国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必须为规模以上主体,具备较强的生产供应能力,三大效益显著。追溯内容方面,追溯的生产信息包括包含地块的信息、农户的信息、农药使用情况等,同时还包括物流信息、加工平台、质检单位以及批发零售的信息(图1)。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相关技术

一是二维码技术。农产品追溯码不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追溯方式和途径,也是保证其成功追溯的关键[19]。消费者用户通过追溯码对相关农产品进行溯源了解整个生产种植环节的真实完整数据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生长过程、消费者评价记录等相关数据。农产品整个追溯环节上的所有数据能够贯穿其完整的生命周期,并存储于溯源数据库服务器上。生产者将追溯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码,方便用户使用各类扫码客户端进行扫描。

二是RFID信息采集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识别对农产品生长周期进行监控,采集农产品生产数据信息,对农产品生长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造农产品理想的生长环境,促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中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过程管理农产品溯源系统[20]。三是物流跟踪定位技术。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来说极其重要,想要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溯源,必须要贯穿农产品的供应链的每一环节,确保流通的信息能够安全可靠。物流跟踪定位技术即GIS/GPS[21]。该技术解决了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准确跟踪和实时定位的难题。现在的物流系统都使用GPS或GIS用来实时获取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运输车辆的信息,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的对农产品进行监控与定位[22]。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设计

经过前期对生产基地的调研,对其他系统平台的研究,对农产品消费者的调查统计分析等,综合得出该系统平台应具备的功能按照角色分为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如图2所示,整个质量追溯体系的使用受众主要涉及如上三类,其中生产者和监管者是主要使用者,消费者是该系统的最终用户群体,也是直接受益者。

3.3.1 生产种植者管理体系设计 生产种植方作为质量追溯的源头,是整个追溯中最重要的部分,从源头遏止了质量安全问题,才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尽可能的涵盖生产种植方的信息,生产种植者管理体系需要包括农事信息、农资信息、自检信息、送检信息、生产资格认证和农产品二维码信息。农事信息是对整个生产种植环境和农事记录的数据采集,主要是种植、收获及中间环节,比如施肥、浇水等农事活动,除此以外还需要对农药用量、农药来源、农药品牌和成分、使用频率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农资信息是生产种植过程中的农资入库、领用以及使用消耗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农资的盘盈、盘亏等操作。自检信息是由生产者基地自身进行的检测,送检信息是由监管者对采样农产品进行的检测。生产资格认证是农户完成生产种植活动到农产品走向质量追溯管理供应链所需要的资格认证信息。农产品二维码管理主要是针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行入库操作,在入库后进行二维码赋码管理,并打印出二维码标签,将该标签与相应农产品进行关联绑定录入生产种植的信息。

3.3.2 监管者管理体系设计 监管者监督主要是农检信息监管、政策通知发布、执行奖惩制度、农产品资证监管。农检信息监管主要是针对生产者提交的送检报告进行审核,以及进行送检报告的管理操作。农产品资证监管主要是对于生产者进行农事生产活动的资格认证于资质核验。执行奖惩制度和政策通知发布则是监管方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功能性作用,及时发布和通知最新的政策制度,对质量风险低的生产种植方进行奖励同时对质量安全问题频出的予以一定的惩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