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 郑秀霞 祝冬 贯东艳 鞠阳 范蓓 孙玉凤 王凤忠
摘要:目的:没食子酸广泛存在于中药材、水果等农产品中,在医药、食品、生物、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梳理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有重要意义。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分别检索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介绍。结果: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结论:这些方法存在优缺点,尚需进行完善。
关键词:没食子酸;检测;中药材;水果
没食子酸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五倍子、拳参、地榆、余甘子等中药材[1-2],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脂、降糖、保护心脑血管等药理作用[3-4]。《中国药典》将没食子酸作为五倍子、拳参、地榆、余甘子等中药材的有效活性成分。LY/T 1302—2016等标准将没食子酸作为五倍子等中药材分等分级的重要指标。随着中药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五倍子等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如不同产地、贮存年限的中药材混收混用导致药效不稳定[5-7],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中药材质量安全,危害公众健康,也阻碍着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建立科学有效的没食子酸检测方法为五倍子、余甘子、拳参等中药材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1没食子酸检测的意义
没食子酸广泛存在于石榴、茶叶、酒等农产品及食品中[8-9]。NG等[10]发现,年份越高的苏格兰酒中没食子酸含量也越高,12年、17年、30年的苏格兰酒中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2.4、7.0、37.6 mg/L,认为没食子酸可作为苏格兰酒的品质评价指标。郭炳莹等[11]报道没食子酸含量与绿茶品质等级呈正相关,如平炒青的1~2等级中没食子酸含量为0.188 6%,而4~8级中没食子酸含量为0.147 5%,因此没食子酸可作为绿茶的品质评价指标,没食子酸的检测对于农产品及食品的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
目前,研究者针对中药材、中药复方制剂、水果等建立了不同的没食子酸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附表)。
2.1色谱法
没食子酸色谱法检测技术大多基于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按照不同的检测需求,与不同检测器联用,对没食子酸分析检测。
2.1.1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法是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获得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分析的方法。刘文等[12]采用反向锯齿薄层扫描法建立了余甘子中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35~4.280 μg/μ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Anandjiwalal等[13]采用薄层色谱光密度法建立了田繁缕中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测得田繁缕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0.288%。Zeng等[14]应用聚酰胺膜薄板建立了薄层扫描法,用于检测古银叶渣提取物和土耳其胆膏中没食子酸,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01~0.005 mg/g,相关系数为0.999,平均回收率为98.59%。薄层扫描法前处理要求低,可同时分析多个样品,但由于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差异,稳定性较差。
2.1.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林晓等[15]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三加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样品先后经沸水和石油醚浸泡,再经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3 mg/L,定量限为0.08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97%。Song等[16]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煎剂中没食子酸的方法,使用C18柱通过固相萃取对分析物进行预处理,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66~233 g/mL,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466 、0.621 μg/mL。田明[17]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美安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3.36~84.1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相对标准偏差为0.83%。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检测没食子酸应用最普遍的方法[18-21],但对于没食子酸的检测存在时间长等问题,需要开发更简便的前处理方式。
2.1.3液相-质谱联用黄旭东等[22]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分析宁泌泰胶囊中没食子酸,该方法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5、5.0 ng/mL。秦鹏等[23]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对叶下珠进行超声提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扫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300~3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1%,并测得叶下珠没食子酸含量为12.88~70.65 μg/g。液相色谱-质谱联法灵敏度高,不依赖于峰与峰之间的分离度,信号采集时间短,为分析没食子酸提供了可靠方法。
2.1.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对有机化合物具有有效的分离、分辨能力,而质谱则是准确鉴定化合物的有效手段。没食子酸结构上存在羧基和羟基,酯化或酰基化都不能一次性完全地将没食子酸衍生化,申铜飞[24]采用硅烷化的衍生方法应用电子轰击离子源,以苯甲酸乙酯作为内标物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藏青果中没食子酸,该方法没食子酸的浓度在0.20~1.60 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相对标准偏差为1.02%。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性能和检测性能高,分析时间相对较快,但检测结果会由于样品提取方法不同而导致没食子酸的分析结果受到影响。
2.2光谱法
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分子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的光波长或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目前用于没食子酸检测的光谱法主要有近红外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
2.2.1近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易受样品粒度、仪器状态与检测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基线漂移、光散射等干扰分析准确度,可对光谱进行恰当的预处理以减少干扰,并能够更好地提取光谱的特征信息[25]。顾志荣等[25]通过化学计量学进行预处理,以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学参考值,建立了锁阳中没食子酸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没食子酸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在0.84%~7.1%内,平均回收率为101.6%,由此所建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操作简单、快速。ALFEI等[26]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通过获取不同没食子酸浓度下的光谱,选定光谱数据并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测试样品聚合物中没食子酸进行分析,该法检测限为0.011 89 mg/mL,定量限为0.036 04 mg/mL。近红外光谱法对于样品中没食子酸的前处理简单、检测快速方便,可以作为半定量分析用于大规模筛查。
2.2.2差示分光光度法差示法采用比待测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计算浓度,这样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27]。彭燕等[28]利用没食子酸在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参比液)和0.1 mol/L盐酸溶液(测定液)中,于波长272 nm处存在差示吸收值,建立了差示分光光度法,通过差示值测定西帕依固龈液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该方法加样回收率为100.7%,且不受基质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差示法中可以减少基质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提高分析没食子酸的准确度,可用于液体样品中没食子酸的检测分析。
2.3毛细管电泳法
高杨亚雅等[29]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建立了拳参饮片中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其中缓冲液为20 mmol/L硼砂溶液(pH=9.0),运行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90 nm ,进样压力为5 kPa,进样时间10 s,运行温度为室温,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25~2.250 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37%,加样回收率为105.9%。瞿海云等[30]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5倍子中没食子酸,该方法可在5.5 min内完成没食子酸测定,检测限为1.0 μg/mL ,回收率为96.8 %~ 99.0%。毛细管电泳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吸附引起电渗变化,使得毛细管电泳重现性较差。解决电渗问题,对于短时间分析没食子酸毛细管电泳法将是较好的选择。
2.4其他方法
2.4.1分子印迹法分子印迹法具有可预测结构、特异性识别的特点,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1]。陈星光[32]将电化学检测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聚吡咯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纳米材料联用,构建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没食子酸,该方法检测限为0.297 pmol/L,且对没食子酸结构类似物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效果。Yang等[33]研制了一种低成本分子印迹电位传感器,用于精密测定可食用植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该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通过在聚氯乙烯基体中加入以三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2,2-偶氮双异丁腈为交联剂和反应引发剂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制备而成的。在1×10-5~3.2×10-4 mol/L范围内,该传感器对没食子酸具有快速反应,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可食用植物中没食子酸进行了检验,2种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收率为95.2%~98.4%。分子印迹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以消除样品基质对没食子酸检测结果的影响,结合不同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
2.4.2化学修饰电极法化学修饰电极是当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热点。罗君华[34]将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石墨烯直接滴涂在打磨光亮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电极,首次应用于黑茶和绿茶中没食子酸的分析检测,方法检测限为0.07 mg/L,回收率分别为99.50%~102.9%和93.49%~100.7%。Chen[35]采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石墨烯/GCE)建立了没食子酸测定方法,通过脉冲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没食子酸在该晶体电极上的一种基于电化学键的运动反应行为,并构建了标准曲线,该方法对8.0×10-8~2.0×10-5 mol/L浓度范围内的没食子酸呈现响应,检测限为1.2×10-9 mol/L,回收率为97.9%~100.6%。化学修饰电极法分析没食子酸不易受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灵敏度高,但检测器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2.4.3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是化学发光分析与流动注射相结合的高灵敏痕量分析技术,该检测方法快速、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现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36-37]。李青轻等[38]基于没食子酸对Luminol-NaIO4发光体系强烈的增敏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用于测定红酒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7~1.0×10-6 mol/L,检测限低至3.1×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5%。方卢秋等[39]利用酸性介质中Fe3+-H2O2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氧化没食子酸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用18 mol/L HCl、0.04 mol/L FeCl3、1.0 mol/L H2O2与1.0×104 mol/L 罗丹明6G溶液组成最优的化学发光体系增敏化学发光,建立快速简便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用于测定中药材中没食子酸,该方法在没食子酸浓度1.0×10-5~1.0×10-2 g/L和0.0l~1.0 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4、0.994 7,检测限为3.0×l0-6 g/L。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利用没食子酸与发光体系检测没食子酸,该方法的检测限较低,可用于没食子酸的精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