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生地黄等组合提取物改善工作疲劳的研究
作者: 俞苏燕 徐庆 刘玉猛 张新胜 张永 刘钊 刘英华
摘 要:目的:观察服用一种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对一般医务人员工作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省部级三甲医院工作人员66名,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物组人数为44人、安慰剂组22人。干预物组每日饮用一种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口服液,安慰剂组服用口服液不含植物提取物但与干预物的溶液基质相同。所有实验对象均为每次饮用口服液1支(10 mL),3次/d,连续服用4 w。在干预前后收集血生化、血维生素、血中免疫指标、疲劳评分、职业倦怠评分、睡眠评估等指标,比较2组间及干预前后的指标数据。结果:共有64名受试者完成研究(干预物组43名、安慰剂组21名),脱失率3%。干预4 w后,血指标显示,血钙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物组维生素B2、维生素B9、维生素E指标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维生素B2、维生素B9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维疲劳量表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物组合计分、体力疲劳指标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计分、体力疲劳、动力下降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职业倦怠量表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物组合计分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合计分、情感疲惫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评估量表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物组精神状态指标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医务工作者工作疲劳。
关键词:黄芪;生地黄;杜仲;疲劳;医务工作者
《2018年国民疲劳现状白皮书》显示,在一项名为“自我疲劳程度”的社会调查中发现疲劳感知目前已有全民化的趋势。在26~50岁的受访群体中,每10人就有7人会感到经常疲劳,甚至非常疲劳。更遗憾的是,近70%的人却不知道该如何缓解疲劳。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大众接受到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工作量却在不断增加,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增大,极容易出现工作疲劳和倦怠[1],包括机体乏力、肌肉酸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不佳等情况。一个高标准、高压力、高劳动投入群体,担负的责任大,能力要求高,所以倦怠程度普遍都高于护理和其他行业[2]。为了缓解医务工作者的疲劳现状,除了减少工作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外,有文献显示,某些中药提取物对于缓解疲劳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实验选用的这种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作为一种缓解疲劳保健食品,获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其中包含多种中草药联合作用,这些成分互补缺漏,可协同增益。本试验研究服用这种多种组合提取物口服液对一般医务人员工作疲劳状态的影响,为缓解医务人员身心疲劳提供更多方式参考,并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的人群缓解疲劳效果评价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省部级三甲医院工作人员,所有人员工作性质相近,卫生条件和工作强度基本相同。纳入标准:(1)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半年以上;(2)试验前3个月内有乏力、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相关症状且排除疾病诱发;(3)过去1个月无服用药物情况,过去3个月未摄入抗生素或微量营养素制剂;(4)既往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代谢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和合并症;(5)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正在或在随后3个月休假或外出学习的人;(2)妊娠及哺乳期;(3)患有急慢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4)实验前3个月内正在服用药物或者类似缓解疲劳营养补充剂或中药;(5)不能按照实验要求服用药物和开展实验;(6)对干预物或安慰剂任何成分过敏者及有任何不适合研究工作的相关因素。满足上述条件受试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视为入组。本研究由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伦审第S2020-034-01)。
1.2 分组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并纳入研究的受试者共66名,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设计进行分组。为了更好体现实验组的结果效能,将符合标准的人员按照2 ∶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物组与安慰组人数比为2 ∶1,仅研究设计者知晓此比例安排,受试者、研究调查人员、检测人员及数据录入人员均不知晓具体分组与服用口服液对应情况。最终完成试验的干预物组人数为43人、安慰剂组21人。
1.3 实验干预
试验开始后根据随机分组服用干预物和安慰剂。干预物为一种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口服液,安慰剂不含植物提取物但与干预物的溶液基质相同,干预物与安慰剂均由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实验对象均为每次饮用口服液1支(10 mL),3次/d,实验时间为4 w。
1.4 观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试验开始前收集实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病史、身高、体重等。(2)分别于试验开始时和干预4 w后采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进行指标测定,检测指标包括:①血生化部分项目采用罗氏Cobas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磷(P)等。②血清维生素浓度测定使用LK3000Ⅵ检测仪进行,指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D、维生素E。③血中免疫指标测定采用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3)通过文献阅读,综合前期实验,选择以下量表评估疲劳量、职业倦怠情况及睡眠情况:①评估疲劳程度选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院的Sments和Garssen在1995年设计的多维疲劳量表(MFI-20)[3]。②使用由李小妹[4]等翻译的汉化版马斯勒倦怠量表(MBI-HSS)评估职业倦怠状况。③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受试对象的睡眠相关情况进行评价[5]。
1.5 质量控制
由调查人员每日对试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如有超过3 d漏服实验品,或被发现问卷漏填内容整体超过5%,该试验对象将会被认定依从性差,不符合实验要求,数据也会被认定为脱失。试验对象在填写问卷前均被统一培训,明确填写要求,所有问卷都将由试验对象独立完成;分析仪器均为标准化仪器,并经过校正和对比,确保数据准确;安排质控人员对调查表内容进行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可信度和完整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连续的变量采用的是夏皮洛-威尔克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数据表示为x±s,在研究开始前和干预4 w后的差别采用配对t检验,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median(25%~75%),采用非参数检验使用了曼-惠特尼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曼-惠特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和2020年12月分2批在解放军总医院招募研究对象,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实验对象66位,试验周期为4 w,在干预开始前和干预4 w时分别进行问卷填写和血样本等数据的采集。最终完成实验64例(干预物组完成43例、安慰剂组完成21例,脱失率为3%),干预前2组在一般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疲劳评定及职业倦怠测试情况
疲劳评定表结果中,干预物组的各项分值较实验前均有下降,其中疲劳评定总分值和体力疲劳分值在干预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的疲劳评定总分值和体力疲劳、动力下降分值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斯勒职业倦怠测试结果显示,干预物组的各项分值较实验前也均有下降,其中总分值较实验前有显著下降(P<0.05),总分值和情感疲惫分值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评估评定结果中,干预物组的入睡时间和精神状态均较前有改善,其中睡眠后的精神状态和做噩梦情况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5)。
3 讨论
国内针对缓解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工作强度和心理干预上[6],也有中药相关研究,但是中药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中药提取物和提取手段及动物研究上[7],对于复合中药成分直接口服制剂人群实验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更鲜有记载。研究证明,降低工作强度和心理干预的确能对医务工作者疲劳和职业倦怠情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问题在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决定降低工作强度和定期心理疏导等措施不能有效实现。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也开始重视中药成分制剂对于人体的补益作用[8]。
高效运用多种中药制剂,使用多种中草药的联合配伍,起到扬长避短、协同增益作用,而不是互相克制,对于能否改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很重要,能为缓解医务人员身心疲劳提供更多方式参考[9]。为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对使用组合提取物后的疲劳和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该种组合提取物在缓解疲劳及降低职业倦怠感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服用该口服液后,实验对象的疲劳总评分和体力疲劳分值均有显著下降。且在干预4 w后,干预物组的总评分、体力疲劳和动力下降分值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马斯勒职业倦怠测试也显示,总评分和情感疲惫评分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评分值较实验前有显著下降。干预物组的睡眠情况也有了改善,特别是清醒后的精神状态和做噩梦情况,较前有显著改善。
试验所使用的组合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黄芪、生地黄、杜仲、巴戟天、枸杞子、黄精、三氯蔗糖、水,很多文献显示黄芪、生地黄、杜仲、巴戟天等提取物对于缓解疲劳有一定的作用。黄芪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叶酸、核黄素等物质,还有铁、磷、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保健效果不言而喻。生地黄中含有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维生素A等多种有机物质,兼具延缓衰老、控制血糖、提升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重要功能。杜仲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及β-胡萝卜素等。在蟾蜍离体腓肠肌收缩性能的实验中,杜仲叶多糖溶液被证实能够延长肌肉收缩持续的时间,通过清除肌细胞自由基的方式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10]。巴戟天根含维生素C、大黄素甲醚、棕榈酸等,具有治疗风湿疼痛、补肾虚、降血压和强筋健骨等功能。巴戟天醇提物和提取出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对于缓解疲劳的作用非常明显[11]。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维生素E等,具有护肝养目、润燥安神等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黄精自古以来就被中医推崇为滋补圣品,除了含有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并且含量高于部分传统水果。
维生素B2能帮助促进人体的生长,使毛发旺盛、指甲坚固、皮肤光滑有弹性,促进铁的吸收,保证人体视物功能,缓解眼部疲劳。维生素B9,又称叶酸,在许多实验室研究中,表现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E相当)。有研究显示,补充叶酸能够通过抑制氧化生物标记物以及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DNA和线粒体损伤[12]。维生素E是生育酚类的统称,对于抑制运动产生的氧化性累积效应能有一定的作用,对机体抗氧化功能和抗氧化剂水平恢复有显著影响。补充维生素E不仅能够保护身体避免氧化损伤,而且能够提高体力耐力和运动成绩[13]。
我们的实验也充分验证了这些内容,受试者体内的多种维生素、IgA、IgG、Ca值均有上升。血液维生素B2、维生素B9和维生素E数值与实验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维生素和免疫结果的变化也反映了受试者身体总体状况的变化。
在运动员膳食、疾病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缓解疲劳口服液及缓解疲劳相关产品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4],然而针对医护人员这方面研究仍旧很少。相对于用中药方剂调理,口服液形式的产品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更加便利,更加安全,也会提高摄入的依从性,会更容易被广大工作人员接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