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品质的图像采集与快速检测
作者: 苏奕龙
本研究将图像采集、快速检测作为分析方法,对稻谷品质展开分析。首先,使用稻谷图像采集系统进行稻谷图像采集,并用步进电机为图像采集系统的自动运行提供动力。其次,对采集到的稻谷图像进行处理,处理内容包括灰度图像转化、去噪与增强,为快速检测奠定基础。最后,对经过处理的稻谷图像展开快速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稻谷形态、加工精度、色彩度,由此实现对稻谷品质的检测分析。
1. 稻谷图像采集处理
1.1 灰度图像转化
通过采集系统获得24位真彩色的稻谷图像,图像格式为标准BMP。将BMP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为特征值提取创造条件。本研究使用R、G、B(红、绿、蓝)表示分量值亮度,且每个像素点的对应字节数量为3个。
1.2 图像去噪与增强
本研究运用5x5邻域二维中值滤波进行去噪处理,利用3x3平面菱形结构元素去除颗粒状噪声。本研究运用经过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增加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以达到增强图像的效果。
1.3 去背景与二值图像
本研究中获取阈值的方式为最大类间方差法,将经过去噪、增强处理的稻谷图像进行分离处理,分离的部分包括稻谷的独立影像、背景。稻谷图像经阈值化分割后形成一种灰度非二值图像,对此图像进行二值处理后,图像集合性质仅与像素值0或255点位置相关,与像素多集值无关。
2. 稻谷品质快速检测
2.1 稻谷形态检测
本研究选定的稻谷形态评价指标包括长度、宽度、长宽比、长轴、短轴、长短轴比、紧密度等。对稻谷进行检测时,将镜头与检测台的距离控制在60mm,获得稻谷二值图像后,提取稻谷形态参数。稻谷特征参数均值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
2.2 稻谷加工精度判别
本研究使用贝叶斯判别稻谷的加工精度,计算样品落到各子域的概率,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概率最大值作为样品所属类别。本研究的稻谷样本总体数量为4个,分别记作G1、G2、G3、G4,对应先验概率依次为q1、q2、q3、q4,且q1+q2+q3+q4=1,对应密度函数为f1(x)、f2(x)、f3(x)、f4(x)。贝叶斯观测一个样本x属于第g个总体的后验概率,如式(1)所示,判别规则如式(2)所示。
在式(1)中,i=1,2,3,4……当满足式(2)的条件时,说明样品x属于第g个总体。
本研究确定的数据处理方式为SPSS 28.0,根据处理结果确定贝叶斯判别函数组的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判别函数组。将稻谷纹理特征值代入贝叶斯判别函数,最大函数值为待测样本等级。另取80粒稻谷作为测试样本,以贝叶斯函数为判断方式,明确稻谷加工等级。
本研究分别使用直方图、灰度差分、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游程长度纹理法,对分类函数系数进行统计。其中,直方图统计分类函数系数如表2所示。
2.3 稻谷色彩度分析
2.3.1 感官鉴评。2.3.1.1 研究样本。在稻谷色彩度感官鉴评环节,本研究选择存在色彩度差异的共17种稻谷作为研究样本,每种类型的稻谷各取20g,分别平铺在培养皿中,并对不同种类的稻谷进行编号。2.3.1.2 鉴评人员。参与本次鉴评的17名人员均无感官缺陷,感官灵敏度符合研究要求,且与样本一一对应。2.3.1.3 评分标准。稻谷色彩度感官鉴评标准如表3所示。
2.3.2 机器视觉。2.3.2.1 光源。本研究选择内径尺寸为9.5cm、功率为8w的球形LED灯作为光源。2.3.2.2 稻谷厚度。本研究确定稻谷厚度为9mm。
2.3.3 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17个稻谷品种分为34组,每种样品2组,编号为1—34,在此基础上开展色彩度聚类分析。将3、4、6、27、28、31、32归为第一类,色彩度等级为四等;5、11、12、13、14、15、16、23、24、33、34归为第二类,色彩度等级为二等;1、2、9、10、21、22、25、26归为第三类,色彩度等级为一等;7、8、17、18、19、20、29、30归为第四类,色彩度等级为三等;21、22归为第五类,色彩度等级为五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感官鉴评结果分析
鉴评人9、鉴评人11、鉴评人12、鉴评人17的评分值与感官均值均小于0.01,因此不纳入鉴评结果。其余鉴评人的鉴评能力相对较强,能对稻谷色彩度做出可靠、准确的评价,尽管各位鉴评人对同一类稻谷的色彩度评分存在差异,但分值差异均在允许范围内。
3.2 提取色彩度特征
在将米层厚度控制在9mm的情况下,为17种稻谷拍照,每种稻谷拍6张图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定编号为3、11、14的稻谷,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在RGB彩色空间条件下,分别提取R、G、B的平均值;在HSV彩色空间下,分别提取H、S、V的平均值。
在HSV彩色空间中,将I平均值提取出来,对稻谷图像进行灰度提取,获得灰度平均值记作M。转换稻谷图像的格式,从RGB格式转为HSV格式,并提取其特征值,提取范围包括H(色调)、S(饱和度)、V(明度)。转换关系如式(3)—(5)所示。
将RGB图像转换为HSI图像,将I(亮度)提取出来,转换关系如式(6)所示:
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对M值(平均灰度)进行提取,转换关系如式(7)所示:
3.3 图像色彩度特征值分析
沿相同方向为各种稻谷都拍6张照片,取图像特征提取后的平均值。对稻谷色彩度特征参数平均值(表4)进行分析,发现各品种稻谷图像的色彩度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
将稻谷层厚度控制在9mm,对应图像特征值和感官值的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稻谷图像色彩度特征参数与感官评分高度相关,仅S值对应的感官评分值的相关系数为负,其余特征值与感官值的相关系数皆为正。
综上所述,运用图像采集与快速检测法对稻谷品质进行分析,比传统的人工检测效率更高。在对稻谷品质进行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包括稻谷样本的厚度、光源等。稻谷的色彩度、加工精度越高,说明稻谷品质越高,将色彩度、加工精度当作判定稻谷品质的关键标准,对于判定稻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苏奕龙(1996—),男,汉族,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稻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