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阳,辛甘之物顺肝气
作者: 吴茂钊 何花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黔菜,与居于大山深处的淳朴贵州人交汇融合,经过千百来年的交流碰撞,形成以酸、辣、香为特色的饮食风格,享有“千滋百味,野趣天然”之美誉。随着大健康概念的兴起,生态、健康的黔菜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深耕黔菜烹饪与研究、黔菜标准编制与产业发展规划近30年的吴茂钊老师以贵州时令食材为主,遵循“不时不食”的古老饮食理念,在中国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地方菜系社区教育教材推动节气养生实践研究”(2023-156Y)、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课题“基于社区教材构建黔菜全民烹饪教育体系”(WFCCI-2024-KT016)研究中,为我们带来了《跟着24节气健康烹饪黔菜》的系列烹饪实践。
2月会迎来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本期将介绍适合在这两个节气吃的美味黔菜。
立春节气万物复苏、冰雪融化,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初春的气温变化较大,往往早上阳光明媚,下午或晚上却气温骤降,养生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阳气。《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时不宜食酸收之味,应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另外还要注意防病保健,加强锻炼,早睡早起。
下面介绍四道适合在立春节气吃的黔菜。
水盐菜拌黄瓜丝
水盐菜是贵州地方传统特色食材,用野生芥菜制作而成,颜色鲜黄、透明,闻起来香气扑鼻,口感香脆爽口,并带有适口的甘甜、微酸,是盐菜中的上品,可以和多种多样的食材搭配入菜。这道水盐菜拌黄瓜丝即为素菜凉拌,鲜酸香脆的水盐菜和黄瓜丝搭配在一起,清香脆爽,酸鲜味美,开胃爽口。
主辅料:黄瓜500克、水盐菜60克、小红椒15克、姜米5克、蒜米10克、葱花5克、盐2克、白糖3克、生抽5克、陈醋10克、香油2克。
制作方法:
1.黄瓜洗净,去皮、去籽后切成粗丝,整齐码放在盘内;水盐菜剁成碎末,小红椒洗净,切成颗粒状。
2.取一个盛器,依次放入水盐菜末、小红椒粒、姜米、蒜米、盐、白糖、生抽、陈醋、香油搅拌均匀,浇淋在黄瓜丝上,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小米酢
小米酢是一款最具黔味的传统特色菜肴,曾被评为贵阳“十大名菜”之一。小米味甘咸,富含维生素B1、B2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小米酢选用贵州当地特有的糯小米为主料、红糖为调料、带皮五花肉为辅料制作而成,色泽金黄、粑糯甜香,老少皆宜,是贵阳人节日必备的待客菜肴,更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美味菜肴之一。
主辅料:猪五花肉150克、糯小米500克、猪油100克、花椒面8克、八角面5克、盐8克、酱油10克、红糖120克。
制作方法:
1.五花肉切成厚3毫米、长5厘米、宽3厘米的肉片,再切成小丁,用花椒面、八角面、盐、酱油拌匀腌渍5小时。
2.糯小米淘洗干净,在清水中浸泡36小时,滤干水分后用碎红糖、熟猪油拌匀,再拌入腌制好的五花肉丁。
3.将食材装入碗中,放蒸锅内蒸3小时即可。
鸡哈豆腐
鸡哈豆腐是贵阳一道经典传统名菜,由辣子鸡和水豆花组合而成,调料为贵州特有的糍粑辣椒。这道菜来源于一次偶然事故。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做了点豆腐,没想到一只公鸡飞到了豆腐上,把豆腐“哈”得稀烂(“哈”在当地的意思是“抓”)。这家人一气之下便杀了这只公鸡,做成了辣子鸡,还从鸡抓碎的豆腐中选出干净的部分和辣子鸡煮在一起,没想到口味出奇得好。别人询问这是什么菜这么美味,这家人灵机一动,说叫“鸡哈豆腐”,很快这道菜就在当地流行开来,成为一道地方美味佳肴。
主辅料:土公鸡1只(约重3000克)、老豆腐500克、姜块125克、蒜瓣125克、蒜苗10克、糍粑辣椒500克、花椒2克、盐12克、白糖8克。
制作方法:
1.选用农家养殖的土公鸡,宰杀治净后斩成块状,蒜苗洗净,切成小段。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菜籽油烧热,下入花椒爆至金黄色,捞出去掉。
3.将鸡块、姜块投入锅中,爆炒5分钟至水分收干,加盐、白糖炒至入味,放入糍粑辣椒一起爆炒,直至鸡肉熟透,调入盐继续翻炒至辣椒变成褐红色,再放入蒜瓣继续炒至辣椒变干香,即成辣子鸡。
4.食用时,将提前做好的辣子鸡舀入炒锅内,掺入清水烧沸,调入盐,投入老豆腐块煮至入味,起锅装入火锅内,撒上蒜苗段,上桌开火食用即可。
糯米包子
椐传糯米包子起源于民国时期,是贵州铜仁沿河地方名小吃,土家妇女人人会做,每逢元宵节家家必吃,后来成为贵州独特的传统美食。糯米包子用糯米做成包子的外皮,馅料则用猪肉末、盐菜粒、豆腐干颗粒、芝麻等食材制作而成,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成甜咸口味。糯米包子出锅时很烫,须用盘子盛着吃,凉了之后既可烧烤也可油煎,风味、口感都不错。
主辅料:糯米4000克、粘米1000克、猪肉末2000克(半肥半瘦)、盐菜粒250克、豆腐干颗粒750克、芝麻粉500克、花生末500克、姜米100克、蒜苗粒150克、葱花80克、白糖1500克、盐15克、味精10克、花椒粉25克、甜酒汁50克。
制作方法:
1.糯米、粘米分别浸泡3—5小时,反复淘洗至没有浑水,滤干后混合在一起打成细粉。取20%细粉放入锅里,调匀打成米芡,掺入干粉揉成团,捏成鸡蛋大小的圆形面团。
2.肥肉末下锅,煸炒至油渣呈黄色时下瘦肉末,继续翻炒至水分五成干,加甜酒汁、盐、花椒粉、姜米、蒜苗粒、盐菜粒、豆腐粒炒至七分熟,起锅装入盛器内,加味精、葱花搅拌均匀即成咸馅,也可用白糖、芝麻粉、花生末混合成甜馅。
3.用拇指在粉团上均匀挤按出一个窝,加入馅料,将口收拢封死,上笼蒸15分钟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