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红薯香

作者: 罗宗

又闻红薯香0

有一次轻轻推开家门,一股浓郁的烤红薯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直扑鼻腔,原来妻子又开始用空气炸锅烤红薯了。

在我的老家,红薯是与小麦轮作的重要农作物。每年五月收割完小麦后,村民便把麦地翻耕一下,一垄一垄地打好红薯窖,撒上农家肥,为种红薯做准备。

插红薯苗往往选在细雨绵绵的日子,这样插完苗后就不用浇水,成活率高,且省时省力。父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冒雨从红薯秧圃将红薯种苗摘回来,用剪刀剪成四五寸长的段,摘除多余的叶子,只保留三四片嫩绿的叶片,整齐地码放在箢箕里,随后挑到地里一根根地插种。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红薯苗便在地里扎稳了根,长出了新芽。大人们会来到红薯地除草、施肥,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此后便无需再施肥。

转眼间,夏天来临,红薯苗疯长,翻红薯藤的任务便落在了我们姐弟俩身上。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满地乱爬、枝蔓上长出白色须根的红薯藤朝一个方向翻过来,让它们整齐地生长。过了一段时间,当红薯藤的须根再次钻入地里时,我们又会重新再翻一次,彻底断了它们入地的“念想”,为红薯的增产贡献力量。

为了不耽误冬小麦的播种,乡亲们通常在国庆节后便开始挖红薯,一直持续到霜降前后。挖红薯前,父母会先把红薯藤收割回来,晾晒在屋檐下,作为牲畜过冬的饲料。挖红薯是个力气活,也需要技巧,稍不留神就可能把红薯挖断。我们姐弟俩跟在父母身后,小心翼翼地抹去红薯上的泥土,轻轻地放入箩筐里。

挖回的红薯在堂屋里堆成了小山,母亲将它们按大小、好坏分好类。大的红薯被放入地窖里储藏起来;小的红薯搁在阁楼的木地板上或挂在墙壁上做成蔫红薯;那些破了皮或是挖坏了的红薯,母亲则用水洗净后剁成细细的红薯米晒干,以备饥荒时食用。

红薯的吃法多种多样。比如,将新鲜的红薯切成细丁拌入白米中煮熟,吃起来软糯可口;加入生姜、葱花做成红薯粥,不仅吃起来香甜,还能缓解感冒症状;把蔫红薯洗净后放入锅中蒸熟,香甜软糯,入口即化。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烤红薯,冬天里,我们围坐在火炉旁烤火取暖,有时会把红薯放在炉边细细焙烤,有时会放入柴火灰中煨烤。红薯熟透时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一家子你争我抢地吃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红薯也可以加工成红薯干、红薯片、红薯粉条,喜欢喝酒的人家还会用红薯酿酒,度数不高,甜甜的味道令人唇齿生香……在那个不太富裕的时代,日子虽然过得艰辛,但大人们却变着花样,让家里的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甜蜜与温暖。

如今,家乡人依然爱种植红薯。每当红薯成熟之际回到老家,亲人们总会让我带一包包的红薯回来。妻子则变换着各种烹饪方式,让全家人尽情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在那熟悉的味道里,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纯真的岁月,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感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