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拳拳母爱的香菇酱
作者: 苏应纯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我正在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读书,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香菇,不过不是现在的袋料,而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种植。
我老家的山上树木茂盛、草木葳蕤,朴实的山里人都明白靠山吃山的道理,不敢随意破坏植被,于是只捡倒了的花栗树或者板栗树,用来种蘑菇。把这些树木带回家后,先锯成1米左右的树段,再每隔几厘米打一个孔,植入菌种,然后用桐麻树皮打成盖,盖上后敲打紧实,搁置在阴暗的屋里,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培育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移到室外的菇棚。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小的香菇渐渐“探出了头”。人有良莠不齐,香菇亦是,那些像花骨朵一样有白色花纹的是上等的好菇,可以卖出好价钱;没有花纹且呈灰褐色的,价格就要低很多。
我读书的时候经常勤工俭学,每周都会安排半天时间去劳动,捉蜈蚣、捡松子、种菜园子、种茶树,干过好多活儿,最常做的就是种香菇。当时,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从家里带五筒种好的段木到学校,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卖出去的费用就是每个班的班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和同学们在山上伐木的情景,以及自己亲手种植的香菇冒出第一朵时的那份喜悦。
后来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每月只能回家一次。学校食堂里的大锅饭实在不敢恭维,妈妈便为我做了香菇酱让我解馋。制作香菇酱的原料是自家种的香菇和黄豆,虽然没有肉,但是却有独属于妈妈的特别味道。
妈妈总是精心挑选上好的黄豆,再经过严格的煮豆、捂豆、晒豆等程序,制成最初的黄豆酱。然后把香菇洗净,沥干水分后切粒,姜蒜也剁粒,放入炒锅翻炒,再加上生抽、盐炒匀,冷却后和黄豆酱混合,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香菇酱。
那时正是长身体的年龄,食堂的饭菜油又少,常常开饭的时间还未到,我的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只得悄悄把放在书桌抽屉里的香菇酱打开,偷偷吃上一口。每次回家,妈妈都会精心准备好四瓶香菇酱让我带到学校,里面不仅是我平淡饭菜里的调味剂,更装满了拳拳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