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清廉食堂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 董明 姚林 李光明

高校清廉食堂建设路径研究0

高校食堂作为学校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清廉食堂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对于构建良好校园风气、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食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如采购环节不规范、财务管理不透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就餐体验,也不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清廉食堂建设已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食堂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了高校清廉食堂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高校清廉食堂的建设路径。

一、高校食堂现状分析

(一)经营模式多样化带来的管理挑战

目前,高校食堂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学校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和社会化经营等多种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财务机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给高校食堂的统一管理带来了挑战。其中,高校食堂财务管理是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途径加以解决。此外,在委托经营模式下,学校与承包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时不够明确,很容易导致管理混乱。

(二)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食品安全是高校食堂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不少高校食堂发生了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暴露了高校食堂在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存在的漏洞,如食材采购不合格、加工过程不规范、储存条件不达标等。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以解决。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饭菜价格、就餐环境和学生意见回应等是高校餐饮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来看,部分高校食堂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饭菜品种单一、口味不佳、价格偏高、服务态度不好等,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就餐体验,也不利于食堂的可持续发展。

(四)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高校的食堂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监管工作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考核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评估食堂的工作情况。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堂的管理效率,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二、高校清廉食堂建设的重要性

(一)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高校食堂每天为大量师生提供餐饮服务,食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清廉建设,可以加强对食品采购等环节的严格把控,保障饮食安全。比如,通过建立透明、公正的供应商选择机制,能有效杜绝不良商家以次充好,防止不合格食材进入食堂;通过在加工环节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可促使工作人员遵守卫生规范,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无污染。

(二)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清廉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让食堂管理有章可循。比如,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资金的使用和收支情况,避免财务混乱和浪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食堂管理层科学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明确的培训和考核机制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餐饮服务,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

(三)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育人的摇篮,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食堂管理涉及大量资金和物资流动,是廉政建设的重要领域。通过加强食堂管理清廉建设,可以有效预防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还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其廉洁品质。为此,高校要以多元治理理念为指导,构建集廉政预防、廉政约束、廉政监管于一体的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构建廉洁校园。

(四)维护学校稳定和谐

良好的食堂管理和服务能提高师生满意度,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师生能够在食堂享受到安全、美味、价格合理的饭菜,感受到贴心的服务时,他们就会更加信任和热爱学校。相反,如果食堂管理混乱,存在腐败问题,就容易引发师生的不满,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高校加强清廉食堂建设,不断改进食堂的管理和服务,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校清廉食堂建设的路径

(一)提高认知,强化重视程度

高校要想建设清廉食堂,加强宣传教育不可忽视。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宣传清廉食堂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提高师生的廉洁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通过开展廉政讲座、观看廉政影片、参加廉政教育活动等形式,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

(二)梳理流程,健全制度规章

食堂标准化管理对于高校食品安全非常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控机制、价格核算机制等,能够有效提升食堂的管理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采购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采购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按照采购流程实施采购,并引入第三方监督,确保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财务管理也必不可少,必须建立健全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公开财务报表,接受师生的监督。此外,还要制定详细的食堂服务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三)加强监管,形成制约机制

高校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成立由学校领导、纪委、财务、审计等部门组成的食堂监督委员会,定期对食堂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引入外部监督机制,邀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监督员等参与食堂监督,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有效提升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此外,高校也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建立食堂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食材采购、库存管理、销售数据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大大提高管理透明度。

(四)强化细节,满足师生需求

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于构建清廉食堂至关重要,高校需要采用多种策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比如,建立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规划改造食堂格局,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确保食堂环境干净、整洁;加强厨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烹饪技能,为师生提供种类丰富、营养搭配合理的菜品;合理安排就餐时间,避免高峰时段拥堵,提高就餐效率;建立健全师生意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食堂的管理和服务。

(五)科技引领,加强智慧建设

高校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食堂系统,实现食堂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例如,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控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实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导致食品变质的不良因素;引入智能支付系统、智能餐盘回收系统等智能设备,提高就餐的效率和便捷性;开发食堂手机App,提供菜品查询、在线点餐、意见反馈等功能,方便师生就餐。

(六)齐抓共管,建设清廉氛围

高校可与餐饮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食堂管理模式和经验,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定期邀请媒体、社会人士等对食堂进行监督,提高食堂透明度。同时,高校还可建立食堂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表现优秀的食堂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食堂管理规定的行为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在全校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清廉食堂建设氛围。

综上,高校实施清廉食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的稳定发展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推进。针对高校食堂存在的采购环节不规范、财务管理不透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完善采购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提高员工素质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各部门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高校清廉食堂建设。

高校清廉食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建设路径和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需求,共同推动高校清廉食堂建设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廉洁的餐饮服务,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题项目:校内课题立项:“高校清廉食堂建设路径研究”(重理工委发〔2024〕50号)。

作者简介:董明(1988—),男,汉族,江苏泰州人,讲师、八级职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后勤管理。

姚林(1976—),男,汉族,四川武胜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后勤管理。

李光明(1975—),男,汉族,重庆渝北人,讲师、六级职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后勤管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