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回味余甘,越吃越少年”

作者: 李梓源 潘瑶

余甘子:“回味余甘,越吃越少年”0

有一种水果初尝味酸涩,5秒过后却回味甘甜,它便是余甘子。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也称为油柑、油柑子、庵摩勒,为叶下珠科叶下珠属的乔木,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家,在我国南部省份如江西、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余甘子的根、茎、叶、果都具有药用价值,我国民间曾称其“回味余甘,越吃越少年”,常以鲜果、蜜饯食用,也以果汁或干果入药。我国关于余甘子的记载始于公元304年晋代的《南方草木状》,唐代和宋代均有利用余甘子的记载,其作为中药使用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可“补益壮气、解金石毒、主风虚热气、久服轻身、延年长生”。在我国16个少数民族中,都发现将其作为传统药物使用的记载。2022年,余甘子被原国家卫生部纳入“药食同源”名单。

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富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重作用。

首先,余甘子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是橙子的20倍。而维生素C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帮助人体抵御各种疾病,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让皮肤更加紧致、有弹性。由于黄酮和单宁类物质的保护,余甘子经加工后维生素C的留存率仍高达72%,远高于其他果蔬。

其次,余甘子富含多酚类物质,包括鞣质及酚酸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鞣花酸、诃子次酸、诃黎勒酸等。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皮肤的老化过程;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提亮肤色,实现自然美白的效果;对于色斑、紫外线引起的色素斑,内分泌失调导致的黄褐斑等肌肤问题,有显著的淡化和改善作用。

最后,余甘子还富含被誉为“肝脏守护神”的谷胱甘肽,能够有效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对扑热息痛、硫代乙酰胺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对D-半乳糖胺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的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肝细胞、减少肝损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虽然余甘子具有多种健康功效,但并非人人都适用,以下是一些关于余甘子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食用余甘子前,宜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2.胃部不适、脾胃虚寒人群慎用,因为余甘子中含有一定的鞣质,过量食用可能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胃部不适,所以要注意控制食用量。3.余甘子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因此在服用药物期间应咨询医生的建议。4.余甘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不适合与热性食物一起食用,如辣椒、生姜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