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的三大特色美食

作者: 吴茂钊

罗江的三大特色美食0

一书三味,乃是读书之妙境。而我所言之“一书”,非寻常典籍,乃是罗江的清代文人李化楠及其子李调元所著的《醒园录》。此书不仅记载了川菜之精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族情感。

李化楠,字廷节,号石亭,是《醒园录》的主要创作者。他一生宦游四方,见识广博,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儿子李调元,字雨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对川菜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修著了父亲手写的《醒园录》,将其分成上下两卷,记载了121种菜式的做法,包括菜肴、酿酒调味品、糕点小吃、腌渍食品、饮料以及食品保藏方法,使其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美食巨著。

因为《醒园录》,李化楠的出生地罗江声名远播,这里的美食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罗江豆鸡是罗江的一大特色美食,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成品色泽棕黄,绵软、干香、鲜麻,让人回味无穷。

灌蛋,即糯米咸鹅蛋,是另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佳肴,糯米与咸鹅蛋完美结合,不但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制作时先将糯米浸泡蒸熟,再将咸鹅蛋切开,将糯米灌填其中,最后进行蒸制。这样制作出来的糯米咸鹅蛋口感软糯香甜,吃后让人难以忘怀。

金面子肉传承于《醒园录》中的蒸猪头法,成品色泽金黄、肥而不腻、糯软浓香,是人们旅食罗江的首选,也是罗江人民宴请宾客的必备佳肴。

《醒园录》中记载了蒸猪头的两种做法。一法:猪头先用滚水泡洗,刷割极净,才将里外用盐擦遍,暂置盆中二三时久,锅中才放凉水,先滚极熟,后下猪头。所擦之盐,不可洗去。煮至三五滚,捞起,以净布揩干内外水气。用大蒜捣极细烂(如有鲜柑花更妙)擦上,内外务心周遍。置蒸笼内,蒸至极烂,将骨拔去,切片,拌芥末、柑花、蒜醋,食之俱妙。

又法:猪头买来,悉如前法。洗净里面,生葱连根塞满,外现以好甜酱抹匀一指厚,用木头架于锅中,底下放水,离猪头一二寸许,不可淹着。上面以大瓷盆覆盖,周围用布塞极密,勿令稍有出气。慢火蒸至极烂,取出去葱,切片吃之,甚美。

在罗江这片土地上,美食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而《醒园录》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它记录了罗江美食的辉煌,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