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美食“八大碗”
作者: 卢炳根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溪,指代镇的方位,西苕溪流经此地;梅,喻指镇的景观。早年因镇街上游长满一片梅树林,梅花盛开时溪水上流淌着梅花瓣而得名;又因梅花呈紫色,故也称“紫梅镇”。梅、溪二字简而雅,洋溢着梅溪镇的久远文明,钟灵毓秀。一千多年前,梅溪就是唐宋的商贸名镇。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民国之后,它又被称为“安吉的小上海”。梅溪有美景,也有不少美食,尤其是“八大碗”,让人想来都能垂涎欲滴。
梅溪“八大碗”包括大锅鱼、梅溪鱼丸、木梳肉、肉皮煨黄豆、腌笃鲜、河蚌煨苔心菜、油爆鳝丝、细沙羊尾,这八种美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行业背景,也呈现出江南水乡的别具风味。大锅鱼、梅溪鱼丸的主材均为鱼类,而梅溪是西苕溪水域中盛产鱼类的地段;木梳肉、肉皮煨黄豆以肉类为主,附以木耳、黄花菜等辅材,两者均属于南货范畴,而梅溪镇有万瑞、鼎泰等四大南货行,均是出售木耳、黄花菜等南北干货的商家;腌笃鲜、河蚌煨苔心菜、油爆鳝丝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梅溪临水靠山,水中多河蚌、鳝鱼,山野多新笋,是美味的“食材后院”;细沙羊尾则是江南水乡的一款常见点心,梅溪属太湖流域古镇,所以细沙羊尾更是家常必备。
“八大碗”何时起源,已经难以考证。当年古镇有三大菜馆——庆义馆、长兴馆、同兴馆,沿溪流方向排列。其中,长兴馆名声在外,其掌柜兼大厨的姚东远先生,13岁拜师学艺,20岁独掌门面创办长兴馆,直至65岁告别灶台。在姚掌柜这里,炒勺宛如画家手中的妙笔,在直径一尺的铁锅里翻、推、拉、扒,通过灶火大小强弱的巧妙配合,各种食材经过煎、炸、煨、炒,终成美味佳肴,出锅后装在盘中,就是一幅令人交口称赞的美丽图画,更是招徕顾客的无声广告。
油爆鳝丝是姚掌柜的当家绝活之一。先在锅中放入一勺油,油温六成时倒入寸长鳝丝,中火煸煎,待分把钟后再翻面煸煎,同时迅速从四周倒入食用油,不断翻动锅铲,以防糊烂。再过分把钟左右,听声辨水分渐干,鳝丝紧缩干瘪后,迅速放入姜片、葱白、青红辣椒,再放入少许料酒、食盐、酱油、白糖,调少许高汤浸润,即转入大火。此时,姚掌柜静观火候,约摸待锅开分把钟后,视收汁后认可咸淡,再快速左手提起锅把,右手推着锅勺将铁锅向上小幅度翻翘,将鳝丝轻盈翻身后,浇上热猪油淋透,起锅装盘。放上绿茵茵的葱花,和细如发丝的黄澄澄姜丝,一盘“弹如脆芽、鲜香润口”的油爆鳝丝即大功告成。这时,姚大厨会习惯性用锅勺,在空锅壁上“当当当”连敲三声,示意跑堂小伙可来端菜。
细沙羊尾味道香甜、口感油润、入口即化,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扎根发芽,成为挥之不去的故乡味道,如今仍是我进馆品尝甜品的不二选择。
如今,“八大碗”仍然活跃在各式餐桌上,洋溢着西苕溪的淳朴风味,承载着古镇美食的浓郁乡风。欲想探究梅溪美食“八大碗”,不妨择日来此亲尝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