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名小吃
作者: 杨力
自古以来,美味带给人们的幸福满、满足感是其他物质难以比拟的。如今,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除了看看那里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还会遍尝当地特色小吃。扼守成都东北门户的金堂县,除了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各种名小吃。
在金堂县的街口,常常能见到一种手推车,车板上搁置着许多如碗大的小平锅,锅下是灼灼燃烧的钢炭。摊主舀起用秘方调好的各种面羹,往小平锅上轻轻一扬,须臾间形成一层透着焦香的薄饼。往饼中央添上少许馅料,如牛肉、蜜饯、花蕊后,再用小火烘上片刻,诱人的小吃“兰烘糕”就大功告成了。尝上一口,外酥内香,进口化渣,实乃美馔也。
与兰烘糕齐名的另外一种糕点叫葱子糕,由金堂县土桥镇所创,用土鸡蛋、面粉、猪板油、白糖按1:1:1:1的比例手工制作而成,外观金黄,甜而不腻。葱子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曾在20世纪80年代代表金堂县参加过成都名小吃评选,所获奖牌现在挂在土桥镇的春兰饭店。如今,葱子糕已走向更远的地方,成为大小餐馆里的一道特色小吃。
若想吃到更多、更全的小吃,可以去位于金堂县文化街的女儿食堂,古朴的店招、斑驳的墙面,述说着它的历史。女儿食堂最初由一帮干劲冲天的“娘子军”创立,她们从女孩时期一直干到母亲阶段,后来她们的女儿又接了班,经历了风风雨雨,屹立至今。在女儿食堂,可以吃到很多难寻的传统小吃,如金丝面、叶儿耙、三合泥、甜水面、油茶,几代人不变的味道,排着队等候的食客,为这里增添了更多的烟火气。
金丝面是女儿食堂的头牌小吃,将面粉与鸡蛋搅拌后,反复揉搓摊薄,切成发丝般那么细,沸水中煮30秒捞出,浇上用蘑菇、笋子、鸡丝熬制的三鲜汤汁,其色金灿,其味鲜香,十分爽口。另一道受欢迎的小吃是油茶,其制作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散发着扑鼻的香味,上面撒着一种叫“馓子”的佐味食品,再拌上葱花、芝麻等,满口香脆,还可暖胃。
金堂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如得天独厚的沱江猫猫鱼、平安桥边上的肥肠节子、南滨路深处的臭豆腐等,几乎每道小吃都烙有久远的历史印迹。如今,一道道金堂名小吃正走出僻街陋巷,在大城市“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可以品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