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

作者: 韩宁

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0

儿童食品的包装不仅承载着保护食品的基本功能,更肩负着吸引儿童注意力、传递品牌形象及启发教育等多重任务。随着消费者对儿童健康成长关注度的提升,儿童食品包装成为家长选择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因此设计师在开展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包装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还要深入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审美需求,以及家长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期望,进而设计出符合大家审美及心理需求的好包装。

一、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家长对儿童食品的需求已超越了单纯的营养与安全范畴,而是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比如,家长要求儿童食品包装不仅要具备保护食品、延长保质期的基础功能,还要承担起传递品牌信息、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职责。在此背景下,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不仅关乎品牌形象的构建,更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一个优质的包装设计能传递积极向上的品牌理念,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提升其审美鉴赏力。此外,鉴于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包装设计中还可融入互动元素,使包装成为儿童与产品沟通的媒介,增加食品包装的趣味性。

二、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特点

(一)色彩鲜明

色彩鲜明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关键,设计师应采用鲜艳的色彩装饰产品,以迅速吸引儿童关注,激发其好奇心。例如,采用红色、黄色和蓝色等基础色彩,不仅在视觉上具有显著冲击力,还能表现出产品的新鲜度和活力感。

在色彩选择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借鉴色彩心理学原理,进而设计出出色的包装,在消费群体中建立起品牌忠诚度。例如,绿色与健康和自然环境相关联,粉色则用于传递温柔和甜蜜的情感。设计师通过巧妙运用色彩组合,不仅能够吸引儿童,还能向家长传达产品的健康和安全属性。

(二)形象可爱

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时,设计师倾向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图案,这些图案通常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及购买欲望。例如,采用小动物、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或儿童喜爱的动漫人物形象等,不仅能吸引儿童关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建立情感联系。

设计师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审美需求,选取合适的卡通形象,力求通过包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儿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体验到快乐与温暖。

(三)易于理解

为吸引儿童群体关注,设计者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时要深入考量包装上的文字说明,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儿童能更好地理解食品的内容和特性。比如,设计师要避免使用复杂的背景图案,尽量采用清晰的布局和对比鲜明的颜色;选择合适的字体大小和类型,确保即使是最小的字迹也能被儿童轻松阅读;将食品的图片与文字说明并置,使儿童可直观地将图片与食品本身联系起来,更易理解包装上的信息;将包装上的信息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现,在增加包装趣味性的同时,也让儿童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注重安全

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时,设计师要优先考虑采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确保包装在与食品接触时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包装的边缘和角落要设计成圆润的形状,以防止尖锐边角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图案和色彩的搭配不仅要符合儿童审美,还要考虑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或恐怖的元素;结构上要注重采用易开启和关闭的设计,在方便儿童使用的同时也要避免误食;包装的大小和形状也要考虑到儿童的手部尺寸和握持习惯,提升抓握和食用便利性。

三、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创意方向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人员必须运用一系列创新设计技巧,创造出既具有吸引力又能确保安全性的儿童食品包装,以便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一)创意构思方法

创意构思方法是设计师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设计师需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将儿童食品特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既能吸引眼球又符合儿童心理的包装设计。例如,可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剪纸、中国结、十二生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体现文化特色的同时,增加包装的趣味性及教育意义。

在进行创意构思时,设计师要深入研究目标消费群体,了解儿童的兴趣偏好、心理特点,以及家长的购买习惯。例如,儿童一般对鲜艳颜色和卡通形象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为此,设计师可使用明亮的色彩和可爱的卡通形象吸引其注意力;考虑到家长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成分的关注,包装上应清晰地展示产品成分、营养信息,以及安全认证标志。

(二)创意表达方式

食品包装的创意表达方式不仅要吸引儿童注意力,还要赢得家长的信任。首先,色彩运用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直观的创意表达方式之一,鲜艳、明亮的色彩能迅速吸引儿童关注,激发其好奇心。例如,使用红、黄、蓝等基本色系,可创造出活泼、明快的视觉效果。同时,色彩搭配也需符合儿童的心理健康规律,避免使用过于刺眼或令人不安的色彩组合。其次,图案设计也是包装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师应选择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动物、童话故事等元素,并融合剪纸、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增加包装趣味性的同时赋予包装独特的民族特色,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再次,字体设计也是创意表达的重要内容。字体的选择和排版应简洁明了,易于儿童识别,字体的大小、颜色和样式要与整体包装的设计风格相协调,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易读性。对于一些需要强调的产品信息,如“无添加”“有机绿色”等,可通过字体的特殊设计突出显示,增强家长对产品安全性的信任。最后,包装材料的选择也是创意表达的一部分。环保、安全、易于儿童使用的包装材料不仅能保护食品,还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使用可回收的纸板、无毒塑料等材料,既符合环保趋势,又能吸引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

(三)细节设计技巧

设计师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时应采用鲜艳且活泼的色彩,以符合儿童群体的审美偏好和心理特征。例如,明亮的黄色、绿色和蓝色等色彩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儿童群体的兴趣,还是健康与活力的象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将这些色彩与卡通形象或自然元素巧妙结合,可创造出既具有吸引力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视觉效果。例如,将包装设计为一个童话故事场景,或将食品原料以卡通形象呈现,使儿童在享受食品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故事的乐趣。

此外,图案设计还应考虑融入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节日元素等,这不仅能够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还能让家长感受到品牌的创作理念。同时,通过增加互动元素,如可撕拉的标签、可折叠的包装等,也能提升儿童与包装的互动体验,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例如,设计一个可拼图的包装,或在包装上设置小谜题,引导儿童在食用前进行智力游戏,这不仅增加了食品的趣味性,也锻炼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四)功能性设计技巧

功能性设计技巧旨在将包装设计范畴扩展至实际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包装的易开性方面。针对儿童这一特定消费群体,设计者可采用易于儿童开启的包装形式,如带有安全锁扣的封口设计等,在防止儿童误食的基础上便于家长开启;考虑到儿童外出携带食品的需求,应设计出既轻便又坚固的包装,如使用软质材料制成的包装袋等,以便儿童抓握,并保护食品不会因受到挤压而变形;部分包装还可设计挂绳或挂钩,方便挂在书包或推车上,增加食用的便利性。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设计师也可设计一些能重复使用的包装,如带有磁性封口的盒子等,以方便多次开启和关闭,并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部分儿童食品包装盒被设计成玩具的形式,在儿童食用后,可将包装盒变为玩具,增加了包装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儿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创作过程,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通过灵活运用创意构思方法、创意表达方式、细节设计技巧、功能性设计技巧,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包装,在提升儿童食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为儿童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韩宁(1995—),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