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食用粗粮与杂粮

作者: 施敏云

如何科学食用粗粮与杂粮0

在现代饮食中,粗粮和杂粮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而备受推崇。然而,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和区别并不清晰,下面将详细解析关于两者的营养知识以及科学食用方法。

粗粮和杂粮的异同

粗粮是指未经过精制加工的谷物和豆类,保留了谷粒的外层(谷皮、糊粉层和胚芽),与细粮(如白米、白面)相对,主要特点是加工简单,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杂粮通常是指除主粮(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以外的其他粮豆作物,常见的有高粱、谷子、荞麦等,特点是种类繁多、营养丰富,且通常未经过度加工。

从粗粮和杂粮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的某些属性是互通的,也正因此,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三类:谷类(糙米、全麦面粉、燕麦等);杂豆类(红豆、绿豆、黄豆等);根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其中,谷类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矿物质,有助于促进消化、预防便秘、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杂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有助于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过量的风险;根茎类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如何正确吃粗粮和杂粮

粗粮和杂粮的健康作用在于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程度。比如,粗粮和杂粮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热量摄入、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相较于精白米面而言,粗粮和杂粮大多是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

为保障粗粮和杂粮的健康效应,食用时应该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适量摄入。过量食用粗粮和杂粮易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老年人和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人群切勿贪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二是多样化选择。不同的粗粮、杂粮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同,混合食用能提高营养吸收,如谷类和豆类一起食用,可以实现蛋白质互补。三是简单烹饪。粗粮和杂粮适合采用蒸、煮等简单的烹饪方式,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糖尿病人不要将粗粮打成糊或过度烹饪,以免使血糖升高。四是注意水分摄入。食用粗粮和杂粮时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咀嚼、消化和吸收,在此过程中,适当多喝水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和肠道蠕动。五是谨防“粗粮细作”。市场上的粗粮、杂粮食品花样繁多,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查看配料表,确保主要成分为全谷物或杂粮,而非精制米面。

粗粮和杂粮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搭配、科学食用,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享受美味与健康的双重益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