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营养春菜
作者: 南伊
春分节气过后,天气渐暖,雨水增多,各种春菜疯狂生长。《黄帝内经》记载:“食岁谷”,意思是要吃时令食物;现代营养学也认为,多吃时令食物可以更好地摄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下面就介绍七种既好吃又营养的春菜。
1.荠菜。民间有一关于芥菜的俗语:“三月三,荠菜赛仙丹”。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好时机,尤其是头茬荠菜,不仅较为鲜嫩,营养保健价值也颇高。荠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人们常用荠菜做水饺、包子、馄饨、荠菜汤、荠菜豆腐羹、春卷等。
2.韭菜。吃韭菜是有讲究的,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因此,春季是吃韭菜的好时节。在传统医学中,韭菜有“洗肠草”之称,这是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此外,韭菜中还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促进食欲、杀菌消炎。韭菜兼具蔬菜和调味品的作用,北方人常喜欢做成韭菜炒鸡蛋、韭菜盒子,南方人最家常的做法是韭菜炒香干。
3.茼蒿。在古代,上好的茼蒿都要上贡给宫中,所以其被称为“皇帝菜”。中医认为,茼蒿性味甘、辛,入脾、胃经,有清心养胃、利咽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痰热咳嗽等。现代营养学认为,茼蒿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可谓诸蔬之最;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有助于润肠通便;其芬芳的气味,可以消痰开郁、醒脑安神。茼蒿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凉拌、煮粥、蒸食等。
4.菠菜。虽然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菠菜,但春天的菠菜更加鲜嫩。菠菜有着“绿色精灵”的美称,富含植物纤维、维生素C以及铁、钙等,具有疏肝养血、润肠通便等作用,可以防春燥。需要注意的是,菠菜的草酸含量较高,需要焯水后食用。
5.豆芽。俗语说“春吃芽”,豆芽是春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既好吃又实惠的家常食材,又被称为“春季宝”。春季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高发季节,而多吃些豆芽可以有效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预防口角发炎。
6.香椿。香椿被誉为“树上蔬菜”,春分前后能吃上一盘香椿,可谓“一箸入口,三春不忘”。中医认为,香椿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温中散寒、补肝养血的功效。现代营养学认为,香椿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十全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
7.春笋。俗话说,“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据说,唐太宗就很喜欢吃笋,每逢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大办“笋宴”。从中医角度看,春天吃春笋顺应了春季升发、肝气调达的养生原则。现代营养学认为,春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钾、镁、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十分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春笋含有较多的草酸,食用前需要焯水,避免草酸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烹饪时最好采用蒸、煮、炖等方式。
顺时而食,乃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春天的蔬菜鲜嫩可口且营养丰富,在这个短暂的春季,让我们多吃些时令春菜,品尝春天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