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平席:中原绽放的饮食奇葩

作者: 侯军

数十道依次而上的美味佳肴,以诱人的芬芳激发着客人的味蕾;服务人员的服务体贴、周到,使每位宾客如沐春风;印有太极图案和甲骨文字的餐具精美、雅致,展示着丰厚的历史典藏。这就是诞生于河南安阳的平席,其因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有的文化内涵受到无数美食爱好者的青睐。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既有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也有殷墟、羡里城、岳飞庙、二帝陵等众多名胜古迹。悠久而深邃的历史,衍生出安阳平席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

源远流长的高超技艺

安阳平席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清末民初时达到鼎盛,成为人们接待、宴请的首选。

安阳平席的制作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厨师需要精通刀工、掌握火候及平衡味道。平席一般包括干果、鲜果、凉菜、热菜、甜点、咸点、扣碗和汤类,整套菜品多达44道,比较知名的有“将军鱼”“八宝葫芦鸭”“掌定乾坤”“三不沾”“酸汤皮渣”等,酸甜皆有,不但形神兼备,而且寓意吉祥。

平席的摆盘、拼盘技巧颇为考究。拿干果来说,形状多为宝塔形,很是考验厨师的细致与耐心,稍不留意就会前功尽弃。生手摆好一盘瓜子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熟练的厨师则只需要半个小时。鲜果的摆盘也极为精致,每盘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颜色各异,煞是好看。

在平席的菜点中有一道安阳独有的菜品,名字叫“细香碟上灶”,原材料包括莲藕、香菜段、肉丝、卤好的猪肚和猪耳丝等,特点是荤素搭配、凉菜热炒,非常考验厨师的刀工和火候把握能力。做这道菜时,先将莲藕、猪肚等切成均匀的细丝,然后在锅中倒入小磨香油,用猛火将所有原材料翻炒几下即可。成品绿白相间,爽脆鲜嫩,微酸开胃,佐酒、下饭两相宜,是普通菜肴中的上品。

安阳平席:中原绽放的饮食奇葩0

亘古不变的文化脉动

无论是本地的居民还是外地的游客,都对安阳平席的一道大菜称赞有加,这就是“将军鱼”,是为纪念商朝女将军妇好而创制。这道菜选用3一3.5斤重的黄河大鲤鱼,去掉鱼鳃和内脏,完整保留鱼鳞,喻示着妇好长年征战,经常不卸铠甲,故也称“将军不解甲”。烹制这道菜时,需要厨师精心掌握油温的高低y和时长,这样才能达到吃起来嘎嘣脆的效果,成菜呈金黄色,口感酥脆爽口、酸中带甜。

安阳平席:中原绽放的饮食奇葩1
紫苏肉
安阳平席:中原绽放的饮食奇葩2
八宝葫芦鸭

平席中起源于安阳的菜品“三不沾”,因不沾筷、不粘盘、不粘牙而得名,其用蛋黄做成,成品色泽金黄,形圆似月,香软油润、香甜不腻,食后余味无穷。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途经安阳,食此菜后大悦,命御厨仿制,遂成为宫廷名菜。

平席的上菜规制通常是四盘或八件为组合,寓意“四平八稳”,象征着平安吉祥。四道大菜配八道随菜,俗称“带子上朝”,是对人生富贵与安康的美好祝愿。平席中的盛器也独具匠心,多采用精美的青铜器仿制品,如酒具以商朝的樽、爵、觥为原型,盘子印有太极八卦图案,用以彰显甲骨文和周易的千古风韵。

历久弥新的温情烟火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作为“官府席”的安阳平席,现已成为爆火的市井餐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品尝。

安阳平席:中原绽放的饮食奇葩3
将军鱼
三不沾

近几年来,平席的经营者们深入挖掘、研究平席烹饪技艺,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理念和食材,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审美需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安阳味道。现如今,不论是家庭团圆、朋友相聚,还是婚宴庆典、职场团建,平席都已成为人们的首选。

尊享美食、感受文化、品味乡愁,安阳平席以“会讲故事的美味”和“会穿越时光的场景”,给人们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愉悦体验,成为安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亮丽名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77.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苏北小吃 “娃娃鱼'
下一篇: 荷之美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