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飘香的旬邑花子馍
作者: 李军在陕西省的旬邑县,藏着一道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传统小吃一花子馍,又称“心连心”,它不仅是旬邑人民的味蕾记忆,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寓意着多子多福、吉祥如意。
花子馍这一旬邑特色小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传是由唐太宗赐名。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最为宠爱的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太宗对着众臣说道:“长乐公主乃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对其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于是,京城周边各郡县纷纷上贡本地特色物品。三水县(今旬邑县)的县令随即召集本地心灵手巧之妇,精心制作出了外形别致的花馍上贡。唐太宗见这花馍犹如并蒂开放的芙蓉般娇艳动人,龙颜大悦,遂赐名“花子馍”。
历经岁月的洗礼与传承,花子馍始终在旬邑民间的各种重要活动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花子馍的制作工艺颇为复杂,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旬邑人对美食的执着与热爱。
逢年过节时,整个县城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人们走亲访友,随带的礼物便是花子馍。他们迈着欢快的步伐,手中提着装有花子馍的篮子,临走时给亲戚家留下2一6个。亲戚或邻里婚丧嫁娶时,人们行礼会送12个或者15个以上的花子馍,叫行(一副)水礼,主人家则会再给客人回1个或几个馍,这一来一回间尽显有情有义。孩子结婚时,为感谢伴娘、吹手乐人,主人家会送一碟(8个)花子馍,寓意着一切(碟)如意。
因为花子馍是用上好的麦面制作而成,在生产水平较低、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平日里很难吃到,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才会蒸花子馍。那时,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浓浓的麦香之中,人们脸上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和喜悦。直到现在,旬邑人不论在哪儿,春节吃花子馍的习俗依然未改,它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亲情。
首先,要精心挑选上好的麦面,加入适量的水和酵母,让其在安静的角落里慢慢发酵,直至面团变得蓬松、柔软。接着,取适量的干面粉和食用碱,小心翼翼地揉入面团中,使面团的酸碱度达到中性,呈现出光滑、劲道的状态。然后,将面团揉搓成圆条,揪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剂子,这便是制作花子馍的基础。
接下来便是考验手艺的关键步骤。旬邑人的双手灵活地舞动着,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把剂子揉成馒头状,再用手轻轻压成直径约15厘米、厚约5厘米的面饼。随后在面饼的一面均匀地涂上猪油,那猪油的醇厚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仿佛在为花子馍注入灵魂,增添独特的风味。接着取两块儿面饼相向叠盖、压实,用切面刀等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用双手捏住两个底角,轻轻拉长成带状,在底部同向相缠,做成底座,一个花子馍的雏形便诞生了。如此反复,待做够一屉后就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约20分钟。
在等待的过程中,厨房里弥漫着花子馍的香气,它们就如同顽皮的小精灵,在屋子里四处乱窜,钻进人们的鼻孔,让人心生期待。
随着锅盖的揭开,热气腾腾的花子馍便出锅了。只见两瓣分开的花子馍,呈现出心心相连的形状,宛如一对亲密无间的爱人,彼此依偎;又似家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紧紧相连。它们莹白如玉,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一下。
拿起一个花子馍咬上一口,口感劲道十足,麦香四溢。那淡淡的猪油香味与面粉的香气相互交融,如同一场美妙的舞蹈,在舌尖上尽情舞动,回荡在唇齿之间,令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仿佛带着旬邑这片土地的气息,那是阳光的味道、是泥土的芬芳,让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亲切。

花子馍作为旬邑极具代表性的变体型花馍之一,其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在旧时,人们走亲访友、行情送礼时,花子馍是主人的首选礼品,它代表着主人的心意和祝福,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当代,不管是婚丧嫁娶、庆生祝寿还是逢年过节、修建房屋,花子馍总是被摆在餐桌的最显眼位置,它宛如一位尊贵的客人,见证着人们的欢乐与幸福。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美食如繁星般层出不穷,但旬邑花子馍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工艺和独特风味,在岁月的流转中默默地诉说着旬邑的故事,传承着旬邑的文化。
那暄软的花子馍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旬邑的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每一个旬邑人的心,始终是旬邑人心中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也是每一个品尝过它的人心中一抹独特的记忆。无论是身处异乡的旬邑游子,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只要吃上一口花子馍,便能感受到旬邑这片土地的魅力与深情。
作者介绍:
李军,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伊尹饮食文化传承人,省、市作协会员,区作协监事,《中国三十四菜系领军人物》陕西卷执行主编、《中华风采人物杂志美食娱乐栏目》主编、《中国食品》编委、《东方艺术报》副总编、《紫香槐下》副主编、《丝路都市文化汇》签约作家诗人、《西安青年》编委、《团餐圈》编委、《中国陕西名菜谱》编委会委员、《大唐青年工匠人物及作品选》特邀编委、《国家名厨》特邀编委、《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人辑刊》特邀编委、《渭南文坛》特约作者、《酒店尚子》专栏作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8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