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药食同源话养生
作者: 王春建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开始茁壮成长。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们的身体也容易湿气加重。同时,脾在谷雨前后处于旺盛时期,此时也是补身的大好时机,应适时进食补血补气、益肝补肾、健脾益胃、祛湿固本、利湿通便、抗炎、抗氧化的食物,为安然度夏打下基础。根据中医的养生及食补理念,谷雨节气可以多食用以下八种被古人认可的补益佳品。
蒲公英
蒲公英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兼具生态适应性、药用价值与食用功能,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蒲公英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耐旱、耐寒、耐贫瘠,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尤为常见。蒲公英是天然的“抗炎卫士”,其全草可入药,性寒、味苦,归肝、胃经,主要功效为利湿通便、抗炎、抗氧化等。


蒲公英的嫩叶、根以及花均可食用,且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钙、铁、钾等矿物质。其中,蒲公英的嫩叶可直接生食、蘸酱、拌沙拉或作馅,由于其略带苦味,食用前最好先焯水以减轻涩味;蒲公英的根可用于制作复合茶,具有保肝利胆的功效;蒲公英的花朵晒干后也可制成花茶。
在日常生活中,可取30克干制蒲公英茶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清洗3遍再放入煮茶器中,加入1000毫升纯净水烧开,煮5分钟后倒入大碗中饮用。也可加入大枣、黄豆同煮,别有一番风味。
柳树芽
柳树作为杨柳科落叶乔木或灌木,是北半球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之一,柳树芽是长在柳树枝头的嫩芽,有的地方称作柳叶芽、柳絮或柳芽,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柳树芽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称其“主风水,黄疸,面热黑”。柳树芽作为时令野菜,口感鲜嫩、微苦,富含维生素C、钙等,属于低脂肪、高维生素的蔬菜,主要功效是抗炎、抗氧化、益肝、明目。


柳树芽的最佳食用期为芽体刚展开1一2片嫩叶时(2一3厘米长),此时绒毛少、苦涩味轻,最好选取枝条中上部嫩芽。柳树芽的食用方法多样,最简单的是凉拌柳树芽。先将300克柳树芽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5分钟,以去除虫卵、杂质,再用流动水冲洗3遍。锅中放水,水沸后加5毫升食用油、2克盐,放入柳树芽焯烫1一2分钟至其变成翠绿色,捞出后立即浸入冰水中降温。将柳树芽捞出后挤干水分放入碗中,加入蒜末、辣椒面,淋入20毫升烧至 180∘C 的热油激发香味,然后加入生抽、香醋、糖、盐拌匀,静置10分钟待其入味后即可食用。
枸杞芽
枸杞芽即枸杞的嫩芽及嫩叶,因其营养密度、传统药用价值及功能性开发潜力均达到黄金级标准,故被称为“植物黄金”,也是历代养生家推崇的“服食上品”,更是从宫廷御膳到家常养生的“长寿菜”。枸杞芽的药用记载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称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宋代文人陆游曾以“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赞其养生之功,主要功效是益肝补肾、清脑明目。
在家庭烹饪中,可以尝试制作粉蒸枸杞芽。将500克枸杞芽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再冲洗3遍以去除灰尘和虫卵,洗净后摊开沥干水分,或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将枸杞芽放入大碗中,加入5毫升食用油拌匀,使叶片均匀裹油,分次撒入面粉与淀粉的混合粉料,使每片叶子都裹上薄粉且无干粉残留。取一蒸笼,上铺硅胶垫或刷油,均匀铺放裹粉枸杞芽,避免重叠,水沸后用中火蒸5一6分钟,开盖快速翻动以防结块,再蒸1分钟关火,取出后趁热抖散装盘。取一碗,放入蒜末、盐、辣椒油、香油调匀,加1勺凉白开水稀释,淋在蒸好的粉蒸枸杞芽上或者蘸食均可。


怀山药
怀山药位居“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之首,以河南焦作 (原怀庆府)所产者药效最佳,其块茎肉质细腻、黏液丰富,既是《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药材,更是百姓餐桌上的养生珍品。《本草纲目》赞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景岳全书》记载,用单味山药粉(炒黄)冲服,可治小儿脾虚久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36.pd原版全文
怀山药之所以品质卓越,源于对土壤要求严苛。黄河冲积形成的“两合土”富含铁、锌、钙等微量元素,且焦作昼夜温差达 15∘C 以上,使得怀山药中的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比普通山药高 30% 一50% 。谷雨时节潮湿、多雨,湿邪易侵入脾胃,此时食用山药能健脾益胃、祛湿固本,是顺应谷雨时节的养生佳品。
如果你喜欢吃脆脆的怀山药,可以试做茴香苗炒怀山药。将300克怀山药去皮,切成5毫米厚的狼牙圆形片后浸入含5毫升米醋的凉水中,防止其氧化变黑。锅中加水,水沸后加3克盐,投入山药片煮1分钟,捞出后过凉水。茴香苗择取嫩尖及叶片,放入盐水中浸泡10分钟以去除杂质,再放入沸水中(滴一滴油可保持其嫩绿色泽)快速焯烫15秒,捞出后投入冷水中降温,然后切小段备用。热锅凉油,待油温六成热(约160∘C) 时下蒜片爆香,加入红椒煸出香气,先下山药片大火快炒30秒,沿锅边淋入白米醋激发焦香,再放入茴香苗快速巅炒,撒入盐、白糖、胡椒粉翻炒10秒使调料均匀包裹食材,起锅前滴3毫升山茶油增加光泽,最后装盘即可。
苜蓿菜
苜蓿菜俗称“金花菜”“三叶草”,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作为兼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首蓿菜在人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苜蓿菜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药用价值,全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皂苷、多糖、氨基酸、维生素(A、C、E、K及矿物质(钙、铁、钾、镁)等,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抗炎、改善肠道等功效。比如,苜蓿与其他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疗疮痈肿毒、跌打损伤;煎水后含漱,可缓解口腔溃疡或牙龈炎。


苜蓿菜的食用部位主要为其幼嫩茎叶,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既可鲜食也可加工储存,最常见的吃法是做成上汤苜蓿菜。取400克苜蓿菜的嫩茎叶,在盐水中浸泡15分钟以去除杂质,再用流动水冲洗3遍。锅中烧水,水沸后加5毫升食用油、2克盐,将苜蓿菜放进去焯烫20秒后立即过凉水,挤干水分备用。皮蛋蒸5分钟后切成1厘米的小丁,火腿肠切成菱形片,白蘑菇去根切片,蒜瓣切片,生姜切丝。热锅冷油(用猪油更香),先爆香蒜片、姜丝,加入皮蛋丁煸炒至表面起焦边,接着倒入600毫升开水 (或鸡汤),加入白蘑菇片火腿肠片,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煮3分钟。待汤汁呈乳白色时放入焯好的首蓿,保持大火煮30秒,加盐、白胡椒粉调味,最后淋芝麻油增香即可。
香椿
香椿别名“椿芽”“椿天”,是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其嫩芽香气独特,既是传统美食也是药用佳品。香椿的树皮、叶、芽、果实均可入药,其性温、味苦辛,归肝、胃、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抗炎、抗氧化、利湿通便等功效。
民间有“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之说,因此,谷雨节气前采收的嫩芽最佳,可以做成香椿拌松花蛋。先将200克去老根的香椿放入盐水中浸泡10分钟,再用流动清水冲洗3次以去除杂质。锅中烧水,水沸后加1勺盐、5毫升食用油,放入香椿焯烫1分钟,捞出后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成碎丁。取4枚变蛋,剥壳后用棉线切割(避免刀切粘连蛋黄)成6一8瓣,用清水冲洗掉石灰残渣,再蒸5分钟以去除碱味。热锅冷油,先煸香八角、花椒,待油温为 180∘C 时放入蒜末、辣椒面激发香味,再放入生抽、香醋、白糖、食盐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香油增香。将香椿碎放入玻璃碗中,分3次淋入料汁翻拌,静置5分钟入味后加入变蛋轻拌即可。


红薯叶
红薯叶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叶片及嫩茎,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高温能力强, 35∘C 以上仍能正常生长,但耐寒性差,遇霜冻即枯萎。农业中有一句谚语:“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36.pd原版全文